居然讓我們去顛覆河北的政權,這未免就太強人所難了。
司馬懿看出兩兄弟的猶豫之色,便道:
“兩位天師不必疑惑,李翊自上任河北以來,對當地的世家豪強,一直采取打壓政策。”
“只不過其拿捏的恰到好處,并不止于逼反眾世家。”
“但河北豪強們也苦其高壓統治久矣,一旦有一個合適的契機。”
“他們一定樂于襄助。”
張衛連忙開口,“雒陽令的意思——”
“這個契機就是我們?”
“正是。”
司馬懿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,背著手,緩緩走上階來。
“如今爾等在河北傳教,已有百萬教眾。”
“只要振臂一呼,群起響應,推翻李翊相府不難也。”
此言一出,底下有祭酒當即出聲反駁:
“雒陽令此話未免太過華而不實,空口大言了!”
“當年張角三兄弟,麾下黃巾軍何止百萬?”
“不也照樣被大漢朝廷給滅了么?”
“如今河北兵強馬壯,百姓豐衣足食,何必跟著我們去造反?”
司馬懿嘴角微微翹起,冷聲笑道:
“此言差矣!”
“民者,愚也。”
“其教眾既然信奉爾等,只要你們用教義去感化他們,未嘗不能成功。”
言外之意,就是在暗示你們該蠱惑人心了。
畢竟在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組織后,煽動叛亂并不困難。
“師兄,您覺得如何?”
張衛拿不定主意,轉而去問張魯的意見。
張魯闔上雙目,深吸一口氣,沉聲道:
“……唉,吾傳教本義,是為了引人向善。”
“非是要多造殺孽,此意斷不可行。”
“殺孽?”
司馬懿眉梢一揚,憤然道:
“那李賊所造的殺孽難道還少?”
“我敢保證,自李賊隨劉備起兵以來,其所造之殺孽。”
“天下無出其右!”
話鋒一轉,司馬懿接著說道:
“只要張天師答應,我怕是使人聯絡河北眾世家。”
“他們苦李賊久矣,你們兩家合力,推翻其統治,并不困難。”
“縱然掀不倒,河北亦必然生亂,此如斷劉備一臂。”
“到時候魏公也已拿下西川,到時候合關中之兵,克復中原之地。”
“天下終為魏公所有也。”
“屆時,以你二兄弟的功績,少說也得封個三公之位。”
“說不定五斗米教還能成為我大魏的國教,此非美事乎?”
然而,任憑司馬懿說的如何天花亂墜,張魯都不為之所動。
堅決不肯煽動河北米教教徒反叛,去與官府作對。
反倒是張衛有些心動了,見司馬懿面露不悅之色,乃小聲地在張魯耳邊說道:
“師兄,我等教會尚在雒陽,多少給司馬仲達一些面子。”
“不然,我米教可當真沒有立足之地了。”
張魯瞥他一眼,淡淡回道:
“汝哪里曉得?”
“李子玉在河北深得人心,想憑借我等傳播不到一年的米教。”
“便煽動其民,與官府作對,這無疑是癡人做夢。”
“況司馬懿與李子玉有滅族之仇,吾等斷不可為其所利用。”
司馬懿見張魯堅決不肯答應,憤怒地走了出來,望一眼身后的牌匾,氣道:
“張魯鬼兒竟如此無禮,吾早晚殺之。”
隨行而來的侍者,小心翼翼地問道:
“莫非張魯他不肯么?”
“……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