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懿點了點頭。
“唉,可惜。”
“張魯在河北已有百萬教眾,若他肯配合我等,說不定真有機會重奪冀州。”
“……哈哈。”
聽到這話,司馬懿反倒笑了。
“汝未免太小看李翊了!”
“啊?雒陽令這話是什么意思?”
“李賊雖然可惡,但其在河北深耕多年,豈是靠幾只螻蟻便能撼動河北根基的?”
“螻蟻之所以為螻蟻,就是因其眼界低,目光狹隘。”
“終其一生,也不外乎如是!”
一聽這話,那侍者更加不明所以。
“既然如此,雒陽令為何還要煽動其在河北滋事。”
“嗯?”
司馬懿睨他一眼,并不說話。
那侍者“哦”了一聲,馬上閉嘴。
對于司馬懿而言,眼下心中只有復仇二字。
雖然曹魏還在猥瑣發育,往西川方向茍,司馬氏的復仇機會只能往后遷延。
但并不代表這期間,司馬懿不能在河北給李翊找不痛快。
不錯,
以李翊對河北的控制力,其對權力的把控。
司馬懿認為即便米教真的掀起叛亂來,最終依然會以失敗告終。
可哪怕是亂一下,能給李翊制造麻煩,增加他的工作量,消耗他的身體。
那也算成功!
“……哈哈。”
念及此,司馬懿反倒是釋懷的笑了。
他捻須,輕輕哂道:
“我聞李翊旦暮居于相府,事無巨細,咸決于己。”
“今又復親課子女,形勞神弊,豈能持久乎?”
復正色對身旁侍者說道:
“夫謀國者,當養浩然之氣,活得長久。”
“昔戲志才夭,郭奉孝歿,皆短祚之鑒也。”
“足以見,非壽考無以成非常之功。”
司馬懿認為長壽才是一個政治人物成功的終極秘訣。
這話其實話粗理不粗。
就比如說張郃。
歷史上的張郃,作為曹魏外姓將領。
之所以在后期能夠成為五子良將之首,曹魏武將第一人,甚至不遜色曹魏宗室將領。
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能活。
畢竟其他四子都給熬死了嘛,又趕上曹丕執政打壓宗室。
所以張郃后期成為了魏國第一將,這跟他能活能熬是脫不開關系的。
如果不是張郃膝蓋中了一箭,甚至有可能影響到司馬家族的運作。
“……李翊啊李翊。”
司馬懿捏了捏手上的扳指,冷笑到:
“吾還欲待親自手刃于汝。”
“汝可千萬別走在我前面吶……”
侍者見此,忙道:
“那今晚可還是吃雞么?”
“當然。”
司馬懿心情大好,“每天吃一只雞,這是雷打不能動的。”
“我可不會像李賊那樣將身子給熬壞了,呵呵。”
次日,一大早。
司馬懿早早起床,他再次找到張魯、張衛兄弟。
他并沒有放棄說服二人的打算,而是換了一種方式。
“兩位天師希望在齊國傳教,可要傳于齊國,必先過河北。”
“若無李翊首肯,我大漢半部疆域都無人肯信五斗米教。”
“懿之所言是否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