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也是沒辦法的事,畢竟曹魏集團的核心利益已經與這些世家們綁定了。
他們本就是相互依存的。
同時,世家豪族本身自帶巨量財富,與大量童仆。
這對于曹操來說太重要了。
至于那些沒有土地,沒有財富的普通農民,那就老老實實留在本土罷。
畢竟戰爭發起,也需要大量的兵源與糧源。
許縣衙署,夏侯惇高坐主位,次位是征南將軍曹仁。
兩人算是宗室將領前二了。
夏侯惇更是當之無愧的宗室第一人。
曹操把這兩人留在中原,就證明了他對戰事仍抱有一絲期望的。
并不說齊軍一打來,魏人真的就抱頭鼠竄,將河南領土拱手相讓。
該拼還是要拼一下的,萬一戰事有所轉機呢?
“據探報,齊人動員了六十萬兵馬,妄圖一戰滅我中原。”
“魏公委我以重任,未聞諸公有何意見?”
夏侯惇面色凝重,詢問眾人的看法。
他作為東線戰區的總司令,此刻倍感壓力山大。
校尉呂健憤然道:
“兵來將擋,水來土掩!”
“齊人來勢洶洶,我軍退無可退。”
“為今之計,只有死戰一拼!”
然而呂健的慷慨激昂,并未引得眾將的共鳴。
因為大家都從軍數年,非常清楚自己面對的是怎樣一個敵人。
曹仁此刻保持了一名軍中宿將的冷靜,他沉著分析道:
“如今汝南可動員兵馬約兩萬人,兗、豫可動員兵馬亦兩萬人。”
“四萬正卒,只恐不夠。”
“我意讓魏公從關中地區再征調兩萬正卒過來。”
按照曹仁的構想,齊人的正卒大概在十萬到二十萬之間。
他們絕對不能在這個數目上落后,否則就真的沒得打了。
“即便從關中征調,也不過六萬正卒,六萬如何敵得六十萬?”
主簿蔣濟一臉悲觀地說道。
當然,這里蔣濟忘記算上輔兵與民夫了,只是被齊國將要動員六十萬大軍的數目給嚇著了。
“我有一計,或可為用。”
人群之中傳來一道聲音,眾視之,乃都督護軍趙儼也。
趙儼同樣是潁川名士,大族出身。
也是少數沒有離開潁川去關中的,因為曹操必須留下一幫人輔佐夏侯惇作戰。
這是一項相當危險的工作。
畢竟戰端一開,刀劍無眼,不是你想走就能走得掉的了。
“趙督護有何妙計,快快說來?”夏侯惇忙問道。
趙儼乃命人取出一疊圖冊,還有輿圖。
鋪開在案上,眾人視之。
原來上面記載的是兗、豫地區,各地的人口所在,糧草儲備。
以及換算成軍隊后,可以實際支撐的具體時日。
上面都清清楚楚的記載詳細。
眾人目光快速掃過,紛紛明白了趙儼的意思——爆兵!
為今之計,只有爆兵,才有機會與齊人一戰。
這種是不計成本,不計后果的。
贏了,有可能很難將其轉化為勝利果實,因為得防范兵變反噬的后果。
輸了,那河南地區真的就有可能一戰全吐出去。
畢竟這種“爆兵”手法,是非常失民心,得罪底層民眾的。
到時候,真有可能會出現“喜迎王師”的現象。
然而,就是如此冒險的一場軍事行動,居然得到了曹魏一眾高層的支持。
大家都覺得除了爆兵,沒有更好的方法了。
但這畢竟是一場冒險的軍事決定,夏侯惇必須將此項計劃報給曹操。
于是寫下諫兵事疏,發往成都。
其書略曰:
“惇等頓首再拜魏公麾下:”
“臣等集東線諸將,晝夜推演,得破齊一策。”
“然干系甚重,不敢專決。”
“今齊國舉兵六十萬,分五路來犯,聲勢浩大。”
“我軍縱盡發西川、關中戍卒,亦不過二十萬眾。”
“若不取非常之策,恐難當其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