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備尷尬地笑了笑,他從前都是這般對待李翊的。
不論是織草鞋還是做熊皮大衣,李翊都欣然接受。
不想諸葛亮反倒來規勸自己了,令他有些不習慣。
簡雍見此,忙在一旁解圍道:
“孔明先生,這是王上覺得先生在荊州理政辛苦,才連夜趕制出來的。”
“期間并未耽擱國事。”
諸葛亮亦覺適才失言,忙賠禮道:
“王上,亮一時失言了。”
“不妨事,不妨事。”
劉備揮了揮手,笑道,“從諫之君,方能日新。”
“納言之主,乃可國強。”
聽到這話,眾臣子全都笑了。
隨后,諸葛亮便帶著劉備游覽荊州。
行至驛亭,劉備忽指田間:
“此間稻作,較去歲如何?”
孔明答曰,“引漢水溉田千頃,今歲可增三成。”
劉備頷首,又指江上商船。
“戰備可礙商事,使其商人不得利?”
聞得此言,諸葛亮笑著取出一封絹圖,拿給劉備看。
“王上請看。”
“亮已令荊州商船改為艨艟,朝發鮮魚,暮運箭矢。”
“商利軍務兩不誤。”
“嗯……”
劉備滿意地點了點頭。
將商船同時作為軍用與民用來運,能夠極大提高運輸效率。
但這件事聽起來容易,做起來卻難,非常考驗主政人的統籌能力。
諸葛亮能把此事辦理的井井有條,令劉備頗為滿意。
經過一天的游覽,劉備對荊州的民心里已大致有數了。
回到府衙,宴請眾官員后,劉備也問及了諸葛亮具體的戰略籌劃。
諸葛亮乃洋洋灑灑地向劉備說明自己的作戰計劃道:
“荊州五萬銳卒,可出南陽,直取潁川,斷曹賊腹心。”
“徐州之師,當經豫州,與荊兵會于許縣城下。”
“至若兗州北線——”
諸葛亮眼眸蹙起,扇鋒北指,聲若金鐵。
“李相河北雄兵,自可當之!”
“亮預計至多一年,連帶著關中在內,中原之地可一統也。”
劉備沉默半晌,忽然開口:
“孔明似乎還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。”
諸葛亮嘴角微微翹起,明白劉備想說什么。
他甚至猜到了劉備此次來荊州巡縣的另一個目的。
“王上是說東吳罷。”
諸葛亮站起身來,取出一疊竹帛交給劉備。
上面記錄的全是諸葛亮與東吳都督周瑜來往的密信。
其中有很多都是周瑜力促兩邊合作的友好條款。
并且東吳不論是與荊州還是淮南,邊境都十分安定,并無有滋生兵禍的跡象。
劉備看完書信,皺眉問:
“這會不會是吳人的疑兵之計呢?”
“通過書信來往,慢我齊人之心。”
“待我軍與曹魏交戰之時,其卻于中牟利。”
諸葛亮一捋胡須,道:
“自周瑜回江東以后,其已掌握吳地全部軍權。”
“我深知此人為人,以亮對周公瑾的了解。”
“其勢必是真心想與齊國合作,并無交戰之心。”
微微一頓,又補充道:
“縱然有詐,亮在東線也設了一道防線。”
“吳人不可能短時間內突破,荊州兵絕對能夠守住。”
“至于淮南之地,有陳元龍阻斷長江,孫權窮其一生也過不了合肥。”
“有此保障,亮料定吳人是真心實意合作,縱然開戰,也突破不了我國防線。”
……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