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仁在一旁點頭:
“子通所言極是。”
“依我之見,此戰關鍵不在野戰,而在——”
他手指重重戳在地圖上,“陳國!”
堂中諸將聞言,皆凝神細聽。
曹仁有條不紊,認認真真地分析道:
“如今天子尚被軟禁在陳國,劉備若攻河南,必會派精銳直取陳國。”
“若天子落入其手,則正統俱為其所有也。”
“屆時我大魏在道義上便徹底輸了。“
趙儼點頭應和,沉聲在一旁補充說道:
“不僅如此,若戰局不利,我們至少要將天子轉移至關中,甚至是西川,以保住正統。”
“否則……”
他獨目中閃過一絲狠厲,有些悲觀地說道:
“如果我們爭奪天子失敗,輸掉河南。”
“那劉備就一統了整個中原之地,到時候以他的名望,只恐怕……”
講到這兒,趙儼不再繼續往下說。
雖然很不想承認,但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自古以來,人們印象中華夏正統之地就是河南、河北。
所以這一帶地方也稱之為中原,也稱之為中國。
一旦統一中原,那劉備不論是軍事上、還是經濟上都具備了大位的條件。
政治上,就更不用說了。
四世三公、皇室后裔、加上奉迎正統天子。
劉備完全有機會,從天子手中“和平”完成禪讓儀式。
到了那個時候,劉備的民望才是真正的如日中天。
這對曹魏政權而言是巨大的災難。
所以保住天子,是曹魏軍團的第一要務。
至少不能讓他落到劉備手里,以使其完成“禪讓”儀式。
作為主帥的夏侯惇,微一頷首,道:
“兩位高見,所言甚善。”
“依惇之見,當將精銳盡往陳國而去。”
李典聞言,皺眉問道:
“若主力皆去陳國,那雒陽、許縣如何防守?”
“劉備若分兵來攻,豈不危矣?”
滿寵微微一笑,道:
“劉備志在天下,必會先取天子。”
“我們只需在陳國提前設下重兵,以逸待勞。”
“至于雒陽、許縣……”
他指尖輕點地圖,“可令杜襲、郭淮率偏師駐守,幫我等拖延時間即可。”
話落,又朝著夏侯惇正色說道:
“將軍,我軍戰力不如齊軍。”
“所以斷不能與齊軍大規模野戰。”
“我軍的優勢人數眾多,兵力集中。”
“而齊軍的劣勢是戰線長,各路軍馬分散,并未第一時間聚集。”
“我等最好先合兵一處,全力攻破一路。”
“如此方有勝轉之機。”
滿寵深諳用兵之道。
他其實也是參與過官渡之戰,跟李翊一起并肩而戰過的。
他親眼看到李翊是如何指揮軍隊,如何管理手下人的。
其先進的理念,深深地震撼到了滿寵。
以至于滿寵現在都在拼命研讀李翊的著作,默默抄寫他的名言名句。
知己知彼,方能百戰百勝。
要想打敗敵人,就得先了解敵人。
滿寵就是這樣做的,所以眾軍官中也許他不是與李翊接觸最多的人。
但一定是最了解李翊的人。
在學習李翊這么久的時間里,他在用兵一途最為明悟的道理就是——
以己之長攻敵之短,以己之強攻敵之弱。
滿寵斷定齊軍肯定會來陳國搶奪天子。
如果不出意外的話,陳國就是第一戰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