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當急忙上前,抱起呂蒙時,發現他嘴角還在不斷地溢血。
吳軍陣中開始騷動。
先是后軍有人丟下兵器,接著像瘟疫般蔓延到全軍。
不知誰喊了句“都督死了”,三萬大軍竟如退潮般潰散。
程普老淚縱橫地看著這一幕:
沖車被遺棄在護城河,云梯歪倒在雪地里,連最精銳的私人部曲都在爭相爬上戰船。
暮色降臨時,最后一艘吳軍戰船倉皇離岸。
船尾的“呂”字旗被胡亂扯下,扔進了滔滔江水。
而城頭的江陵旗幟依然在風雪中獵獵作響,旗面上滿是箭孔與血痕。
建安十五年,十月三十日夜。
吳軍樓船在風雪中順流東歸。
呂蒙躺在層層錦被中,肩頭腐臭已蔓延至胸口,醫者跪在一旁默默垂淚。
“諸將……都過來……”
呂蒙突然睜眼,獨眼中竟回光返照般清亮。
“此次襲取荊州之敗,皆我一人之過。”
“某出征前曾在吳侯面前立下誓言,今無功而返。”
“無顏回去見吳侯矣。”
韓當等將跪地痛哭:
“都督保重!”
帳內氣氛壓抑沉重,而呂蒙臉上此刻卻顯得異常平靜。
“聽著……”
“吾死后,可將骨灰撒入大江。”
他顫抖著扯下腰間都督印綬,“吾……不配……歸葬吳土……”
“可令陸伯言代我行都督之職。”
眾人紛紛低頭嘆息,聞者無不流淚。
他們不單單是為自己的大都督而哭,也是為這場精心準備了數年的行動以失敗告終而哭。
未來等待他們的會是什么呢?
呂蒙望著搖晃的艙頂,忽長嘆一聲:
“上天不憐我,命短恨偏長。”
“十年磨劍志,一夜付江潮。”
吟罷氣絕,獨眼仍圓睜著望向西方。
“都督——!”
滿艙將領跪地痛哭。
就在這時,艙外突然傳來刺耳的船板碎裂聲。
韓當掀簾望去,只見風雪中數十艘戰船如鬼魅般逼近,當先船頭“趙”字大旗獵獵作響。
“是常山趙子龍!”
丁奉拔劍出鞘,卻見自家船隊陣型大亂。
前軍因主帥新喪已無戰意,后軍又撞上了暗礁群。
趙云立于船首,銀槍在月光下泛著寒光。
他本可趁亂突擊,卻見吳軍船上白幡飄動,隱約有哭聲傳來。
副將急道:“將軍,此時不擊更待何時?”
趙云望向西方:
“眼下當務之急,應當是趕回江陵。”
“遭此變故,城內必是人心惶惶。”
“我需率部穩住城中局勢才是。”
“至于吳軍……”
望著吳船將士皆著縞素,顯然是死了大將。
常言道,哀兵必勝。
趙云為了趕時間,并未帶多少軍馬。
況水中并非他所長。
眼下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的好。
于是收槍下令:
“傳令,箭矢封鎖航道即可,全軍繼續西進!”
吳軍這邊,程普正命人將呂蒙遺體移入內艙。
丁奉、韓當等將當即也組織人還射回去。
風雪愈急,兩支艦隊背向而行。
吳軍艦上白幡漸漸沒入黑暗,漢軍船頭的火把也在江霧中化作點點星火。
此次遭遇戰,兩軍互有損失。
但都是無心戀戰,點到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