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袁胤才有膽子提出,主動去勸降。
畢竟他跟著李翊一路混來,已經混了不少軍功了。
總該干點兒實事才行。
不然即便劉備給自己封了大官兒,也堵不住悠悠之口。
李翊目光如電,在袁胤面上逡巡片刻,忽展顏笑道:
“善!就勞舅兄走一遭。”
“若果真能說來樂就來降,君當頭功。”
袁胤謝過,次日拂曉,單騎走至雒陽城下。
城上守軍張弓搭箭,厲聲喝問:
“來者何人?”
“故人袁胤,特來拜會樂將軍。”
樂就聞報登城,見果是舊主,沉吟良久,終是擺手。
“放吊橋。”
入得城中,但見街巷蕭條,士卒萎靡。
樂就引袁胤入府,甫一落座便嘆道。
“袁公此來,莫非為李翊作說客?”
袁胤不答,反問道:
“將軍觀昨日‘飛云梯’如何?”
樂就面色一僵,手中茶盞微微發顫,“確……確是奇技。”
“相爺麾下,此類利器不可勝數。”
袁胤壓低聲音,“未知足下手上還有多少兵馬糧草,可擋住齊國精銳?”
樂就沉默不能答。
袁胤見他猶豫不決,忽拍案笑道:
“……將軍何其迂也!”
“曹氏留君守此孤城,明是以君為餌耳。”
“彼既不仁,君又何必效死?”
“今雒陽乃漢家舊都,于劉氏有特殊意義。”
“將軍若能舉城歸順,封侯之賞,豈在話下?”
樂就面色陰晴不定,手指不住摩挲劍柄:
“某已背袁降曹,若再棄曹投劉,便是兩叛其主。”
“非是無不愿為此事,只恐于名譽不利耳。”
袁胤聽罷,大笑不已。
“將軍此言謬矣!”
“方今漢祚必然三興,齊王千歲亦必正大位。”
說著,袁胤又環視一眼左右,忽壓低聲音說道:
“且今齊王世子阿斗之母,乃我袁氏女也。”
“漢家天下,半屬袁氏。”
“君今歸漢,即是歸袁,何叛之有?”
此話可謂是一語點醒夢中人。
袁胤這話說得直白的不能再直白了。
當今世子,有我一半袁氏血脈,所以這漢家天下也有我袁氏一半。
你投劉就是投袁,這不犯毛病啊?
正好袁氏一直認為自己的家族出身于大舜,而袁氏出于“陳”。
天子又是從陳出,入了劉齊。
對上了,一切都對上了!
袁胤簡直自己都佩服自己的理論。
樂就終被袁胤說動,當夜便令親兵大開城門。
李翊親率精兵入城,但見雒陽九門洞開,魏卒皆棄甲伏地。
“傳令三軍,不得擾民。”
李翊勒馬立于朱雀大街,對陳登道。
“速速張安民告示,凡歸順者,既往不咎。”
翌日清晨,李翊于原魏公府邸召見樂就。
樂就戰戰兢兢入內,伏地請罪。
李翊親自扶起,溫言道:“將軍棄暗投明,功在社稷。”
即賜黃金五十鎰,錦緞百匹。
“待齊王駕到,另有封賞。”李翊含笑補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