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就感激涕零,再三叩首:
“罪將蒙相爺不殺之恩,愿效犬馬之勞!”
袁胤在一旁捋須微笑。
李翊轉頭贊道,“此番不費吹灰之力得此堅城,全賴舅兄之功。”
話落,李翊又不禁暗自感慨。
當年勸劉備一人娶一個袁氏女真是娶對了,袁氏的門生故吏果然遍布天下。
如果不是袁胤,齊軍還不知有多少人要磕死在雒陽城下。
看來,很多時候能力真就不見得比得上人情有用。
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人情社會。
俄頃,忽聞城外號角長鳴。
親兵飛奔來報:“齊王鑾駕已至城外十里!”
李翊整衣正冠,對眾人道:
“速隨我出迎。”
眼角余光瞥見樂就,又補了一句:“樂將軍亦可同往。”
晨曦初露,李翊已率文武列隊雒陽城外。
旌旗獵獵中,忽見塵土飛揚,齊王鑾駕漸近。
劉備下車執李翊手嘆道,“子玉用兵如神,不及旬日即下雒陽,真乃神人也!”
“全賴大王天威。”
話落,李翊側身引樂就上前,“此乃獻城功臣樂就將軍,多虧袁胤勸說。”
樂就上前施禮,伏地請罪。
劉備親手將之扶起:
“將軍棄暗投明,功莫大焉。”
即解腰間玉帶相贈,當場封為關內侯,食邑千戶。
又喚袁胤近前,執其手道,“袁氏世代忠良,今又立此大功。”
“寡人不能不賞,以彰齊律之明。”
遂遷袁胤為館陶侯,增邑二千戶。
待封賞至李翊、張飛、陳登等人時,劉備笑道:
“諸卿之功,暫且記下。”
“待平定中原,再行大封。”
話落即賜三人,黃金各百鎰,錦緞各千匹,御酒各十壇。
這些都是實用的物質獎勵。
具體大封賞,倒不是劉備舍不得。
而是暫時還不清楚具體該怎么封。
畢竟手下這幫人的軍功都快溢出來了。
按照劉備的初步預想,那就是只能像漢武帝那樣搞一個大司馬大將軍出來。
大司馬大將軍一職,是掌管全國軍隊的最高長官。
也是長平侯衛青的專屬官職。
主要還是因為衛青功勞太大了,封為大將軍后,已經封無可封。
使得漢武帝不得不在大將軍之前再冠以大司馬之名,以彰顯衛青之殊榮。
所以武帝后面不惜一切地投入資源到霍去病身上去,努力培養他。
希望他能幫忙消化他舅舅的軍功。
當然了,恢復大司馬大將軍一職,只是劉備自己的初步構想。
具體的實事步驟,他沒有對任何人說,包括李翊。
因為劉備目前還不確定要不要這么做。
只能說,這就是沒有宗室的弊端。
歷史上的曹魏靠宗室建國,曹氏、夏侯氏曹操能夠安撫下去,然后借他們之力幫忙打壓外姓。
而劉備無宗室可倚,只有關張李勉強算半個宗室。
剩下一幫外姓大臣,封疆大吏,這都是劉備需要慎重考慮如何妥當處置的問題。
封賞完之后,一行人眾準備進城。
行至雒陽城門前,劉備不禁停留,駐足仰望。
斑駁的城墻猶存“漢”字殘痕,不覺潸然淚下。
“昔日子玉許我‘興復漢室,還于舊都’之諾,今竟成真矣。”
李翊拱手笑答,“臣豈敢忘?此諾重若千鈞,日夜懸心。”
及入城門,忽見長街兩側百姓跪迎,簞食壺漿,夾道相迎。
歡呼“萬歲”之聲震天動地。
劉備愕然,李翊乃出聲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