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想全面推廣紙張,需要時間積累與技術積累。
但在那之前,李翊必須提前發力,也便把紙張生產的主要源頭控制在自己手中。
“夫君是打算將這改良紙張的技術公布么?”
袁瑩忽然醒悟,才發現李翊似乎沒有要隱瞞改良紙張技術的打算。
“正是,這改良后的造紙術,雖是孤耗費數個日夜研究出來的。”
“可孤仍然打算,將之無償公布于世。”
“只有這樣,紙張才能飛入尋常百姓家。”
“也只有這樣,孤才能去做一件我一直想做,卻不太敢做的事。”
“這世上竟還有夫君你不敢做的事?”
袁瑩掩唇,咯咯笑道。
“……呵呵,是啊。”
“有些事不是人力可為,可孤偏要為之。”
李翊捋著頷下胡須,輕聲笑道。
紙張不同于精鹽。
鹽在古代畢竟是戰略資源,有著超然的經濟地位。
所以李翊一直嚴格保密,封鎖精鹽技術,不讓它外流。
但其他發明,諸如馬蹄鐵、高橋馬鞍、李相連弩等軍用武器,以及曲轅犁等民用工具。
這些技術都是沒辦法封鎖的。
因為它是對外使用的,很容易被仿造出來。
按理說,紙張與精鹽一樣,作為幕后生產,完全也可以選擇封鎖技術。
從而以此來牟取巨額利潤。
但李翊并沒有這樣做。
他不僅不會封鎖紙張技術,還會鼓勵人們都去生產紙張,都去使用紙張。
即便魏國、吳國學了去,也無所謂。
甚是李翊巴不得他們早點學去,然后早點在民間推廣。
省的將來,他還要重新打造民間基礎。
因為紙張推廣到一點程度,在民間形成不小的影響力之后。
肯定是會有“一部分群體”站出來阻撓,搗亂的。
這也是為什么李翊要拖到現在才改良造紙術的原因。
因為從前的他,并沒有做好與“他們”全面開戰的準備。
如今自己位極人臣,大權在握,民望、聲望都來到了巔峰。
這使得李翊已經具備,真正挑戰他們的實力了!
“……怎么?看瑩兒的樣子,似乎不太滿意為夫的決定?”
“……em,這改良后的紙張,能否暢銷尚未經過市場檢驗,夫君便斥巨資開設紙坊。”
“然后造紙技術也不保密,我們家的紙坊便又失去一大優勢了。”
“只怕讓麋姊姊知道,難免要多說兩句。”
麋貞畢竟是純商賈出身,精打細算是她的職業病。
做虧本買賣對她而言,是非常難受的。
李翊卻不以為然,要論商業,那才是他的老本行。
“我漢朝原先用的簡牘,一枚木簡大約五錢左右,可寫二三十字不等。”
“而改良過的紙張,一張可寫三四百字,定價為二十錢。”
“這是原來簡牘成本的兩成左右,孤相信它在市場上一定能夠暢銷的。”
“好罷,那就信你咯~”
袁瑩撅了噘嘴,“只是這紙張若當真暢銷,只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,跟我們家搶生意。”
“畢竟我們的‘大善人’,可是打算無償分享這項改良技術呢。”
哈哈哈……
李翊聽出袁瑩語氣中的調侃之意,不禁大笑。
看來這妮子跟自己生活久了,居然還有了知識產權的概念。
“瑩兒,你須記住。”
“真正高明的生意人,并不能只想著自己掙錢,要讓更多人參與進來。”
“讓他們也有錢賺,這樣你才能賺到更多的錢。”
袁瑩想了想,然后搖了搖頭。
“瑩兒不明白,一點兒也不明白。”
“不明白也沒關系,你只需知道,這一千萬錢投進去不會打水漂就行了。”
“何況紙坊所帶來的利潤是小,我要用它去改良我們的國家才是重中之重。”
“靠一張白紙,便能改變我們國家的體構?”
“正是,正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