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州,位于大漢最南端。
自交州刺史張津死后,士燮與他的士氏家族便漸漸接管了這里。
而這一管,便是一百多年。
他們經歷了諸侯討董,群雄割據,三足鼎立。
而如此長的時間跨度,交州卻完全透明。
僅僅只在史書上留下寥寥數筆。
之所以會造成這種現象,主要有兩個原因。
一是因為士燮本人的政治主張,就是不爭霸、不站隊、不折騰。
自然不能在中原各路諸侯打得火熱之時露臉了。
而士燮本人壽命又長,活了九十多歲。
使得交州全程不曾參與中原事務。
第二點原因,便是士燮家族受限于交州特殊的地理環境。
就算想要爭霸,那也是有心無力。
按理說,交州西通巴蜀,北連荊襄,東接吳會。
內部也不乏有交趾郡這樣繁榮的郡縣,并不是完全沒有爭霸的實力。
但外部阻隔的客觀因素,斷絕了交州爭霸的可能性。
交州與益州之間隔著云貴高原。
交州與荊州之間隔著五嶺山脈。
交州與揚州之間隔著閩南丘陵。
中原想打進交州不容易,交州想要打到中原同樣是困難重重。
再加上交州惡劣的自然環境,未得開發的瘴地。
所以交州,絕對不是漢末諸侯敢去挑戰的副本。
大家都不會放棄中原的富庶,主動申請到這種地方來。
但偏偏有這樣一個人,放棄了荊襄的繁榮,來到了這里的窮鄉僻壤。
章武二年,開春。
交州,蒼梧郡。
嶺南的春天來得比各地都早,濕熱的空氣中彌漫著草木蒸騰的氣息。
諸葛亮一行人沿著崎嶇的山道緩緩前行。
馬蹄踏過泥濘的小徑,濺起渾濁的水花。
交州的山,不似荊州那般峻拔,卻更顯蒼莽。
茂密的叢林遮天蔽日,藤蔓纏繞。
偶爾傳來猿猴的啼鳴,在空谷中回蕩。
遠處,郁水蜿蜒流淌,水色渾濁。
岸邊雜草叢生,偶有漁夫撐著小舟劃過,驚起一片水鳥。
“……先生,前面便是蒼梧城了。”
廖化指著遠處低矮的土城墻說道。
諸葛亮并非是一人前來,他畢竟干了幾年的荊州牧。
還是提拔了不少心腹起來。
盡管是自己主動申請要去交州避禍的,但原來受過自己恩惠的廖化、劉磐等人。
也主動放棄了荊州大好的發展前景,以及豐厚的福利待遇。
毅然決然,選擇了陪諸葛亮同來交州。
士為知己者死,廖化如果沒有諸葛亮的提拔,是斷不能這么早就嶄露頭角的。
而劉磐則是前荊州牧長官劉表的侄兒。
他勇猛過人,歷史上曾多次侵略艾縣、西安縣等地,讓孫策忌憚不已。
不得不派出太史慈到海昬去壓制劉磐。
自劉表死后,劉磐本應該會逐漸淡出政壇。
但諸葛亮到任后,還是提拔了這位“前朝”的驍勇悍將。
何況劉表是諸葛亮的姨夫,兩家嚴格意義上也能扯出一點關系來。
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與劉表是連襟,都娶了蔡諷的女兒。
所以,論輩分,諸葛亮確實應該喊劉表姨夫。
何況,諸葛亮一個徐州外來戶,能夠成為荊州名士。
不跟當地一把手交好,你怎么可能上得了“熱搜”,成為荊襄名士?
“大家一路辛苦了,先停下來歇息歇息罷。”
諸葛亮非常感激一路追隨他來交州的友人們。
雖然不多,只有十幾人。
但光是他們肯來交州這種地方,這都已經足以證明其真心了。
要知道,交州的前身是南越國。
自漢武帝滅南越以后,交州名義上早就歸屬于大漢了。
可直到東漢末年,交州都歸屬漢朝四百年了。
可這里,依然被人們視為“流放之地”。
莫說漢朝,
即便是到了唐宋時期,生產力已經相當發達的時代。
統治者依然習慣把罪臣,貶到嶺南這種荒涼的地方來。
比如唐朝的韓愈、宋朝的蘇軾都被貶到過嶺南。
在古代,流放是僅次于直接處死的刑法。
其意圖就是希望你能夠死在流亡途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