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站起身,負手踱步,沉聲說道:
“然今日之勢已非昔比。”
“主公繼承大統,貴為天子。”
“我為內閣首相,一人之下萬人之上。”
“若仍如從前般不近人情,反倒不妥。”
麋貞眼中疑惑更甚:
“此話怎講?”
李翊轉身,直視夫人:
“夫人試想,尋常百姓求首相辦事,若連些許心意都不能表,他們心中何安?”
“朝中百官見我如此嚴苛,又怎敢稍有逾矩?”
“長此以往,上下隔絕,政令難通。”
他拿起錦盒,緩緩打開。
只見一枚羊脂白玉佩靜靜躺在其中,溫潤如水。
“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”
“為政者當明此理。”
麋貞若有所思,“夫君是說……”
“我非貪圖財物。”
李翊將玉佩放回盒中,“而是要給天下人一條活路。”
“若首相府門庭冷落,百官不敢近前。”
“百姓無處訴苦,那才是真正的不仁不義。”
他走至夫人身旁,輕撫其肩:
“再者,我今位居首相。”
“若仍如從前般標榜清廉,豈非顯得比陛下更為清高?”
“此非人臣之道也。”
李翊的意思,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。
從前他在徐州,毫無根基,無權無勢。
是眾人眼中靠老婆上位,“吃軟飯”的貨。
那李翊只能是埋頭苦干,努力證明自己。
通過拒收任何禮物,以此來彰顯自己高潔不屈的品格。
說到底,還是為了更好的融入徐州的士人圈子里去。
因為要營銷“高潔之士”的形象嘛,士人圈子就吃這個。
可如今,李翊早已名滿天下。
不需要在像以前那樣“作秀”了。
相反,若是再像以前那樣不近人情,未免太不給手下人活路了。
這樣的領導,只會讓人感到敬畏,手下人是不敢親近的。
時間一長,上下級的溝通越來越少,政令肯定會出問題。
再者,便是李翊方才說的。
天子是圣人,是至高無上的存在。
我身為臣子,品德豈能比圣人還高?
收下禮物,對大家都好。
麋貞聞言,神色漸緩:
“夫君深謀遠慮,妾身愚鈍,竟未想到這一層。”
李翊笑道:
“夫人不必自責。”
“從今往后,府中可適當放寬限制。”
“貴重之物可適當而收,尋常人情往來,也不必一概拒絕。”
麋貞起身施禮:
“妾身記下了。”
其實,倒也不必把送禮就跟“腐敗”直接綁定。
人情來往,自古以來便是社會運轉的必然一環。
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
假如你手中有兩個名額,給了手下兩個能力不錯的小伙子。
前者事后買了些水果送上門,感激你對他的照拂。
后者屁都不放一個,仍然只管做好自己的事。
之后再有一個名額,你會優先給誰?
如果你說,誰能力強我就給誰。
那只能說明,你從來沒有真正擁有過權力。
正說話間,忽聽得珠簾響動,一陣香風撲面而來。
只見一位身著鵝黃紗裙的年輕女子蓮步輕移,人未至而笑先聞。
“喲,相爺今日怎的開了竅?早該如此了!”
李翊回頭,見是二夫人袁瑩,不由搖頭輕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