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武四年冬,曹操僭越稱制之后,繼而遣使南下。
陰結荊南蠻族,煽動四郡叛亂。
零陵、桂陽、武陵、長沙諸郡,蠻人蜂起。
殺漢官,據城池,一時烽火連天。
荊南四郡全部失控!
曹操為配合江東孫權的進攻,自蜀地發兵。
親率七萬大軍,號稱步騎四十萬人。
自上庸出兵,欲一舉奪取荊州。
時前荊州刺史諸葛亮已奉詔入嶺南。
因馬良保衛江陵有功,又是荊北大族,故朝廷留其代領州事。
良字季常,襄陽宜城人也。
號“馬氏五常,白眉最良”,素有才名。
然驟擔大任,面對如此危局,不免憂心如焚。
這日,馬良正與荊州諸官商議防務,忽聞探馬來報:
“征南將軍、淮南總督陳登率軍兩萬,已至江陵城外三十里!”
馬良聞言大喜,急整衣冠,率荊州文武出城相迎。
但見遠處塵土飛揚,旌旗招展,當先一將。
身披甲胄,腰佩長劍,面容清癯而目光如炬。
正是陳登陳元龍。
“陳將軍遠來救急,荊州上下,感激不盡!”
馬良拱手長揖。
陳登翻身下馬,扶起馬良道:
“馬刺史不必多禮。”
“國事艱難,登奉命馳援,乃分內之事。”
入城后,陳登于州衙坐定,環視堂下荊州諸官。
見眾人面帶憂色,遂溫言撫慰:
“……諸君勿憂。”
“曹賊雖然勢大,然我大漢天威猶在,軍民同心,必能克敵制勝。”
馬良嘆道:
“將軍有所不知,自曹操煽動荊南叛亂,四郡皆陷。”
“蠻人殺我官吏,據我城池。”
“如今江陵以北,唯有南郡尚在掌握,其余之地皆人心惶惶。”
主要此前荊州剛剛經歷了一場政治風波。
這就導致荊州的局勢一直很不穩。
若不然,曹操也不會想著從荊南入手。
而他攪動荊州局勢的計劃,也的確非常成功。
江陵治所,已經完全失去了對荊南的控制。
而荊北也陷入諸葛亮走后的權力內斗。
馬良雖能安撫住部分本土豪族,卻壓不住劉備勢力的舊臣。
荊州陷入權力的內耗,給了魏人與吳人一個可乘之機。
現在荊州人要為此前所犯的錯誤,付出代價了!
陳登眉頭微蹙:
“軍備如何?”
“倉促之間,僅能集結郡兵萬余。”
“加上將軍所率淮南精銳,不過三萬之眾。”
馬良面露難色,“而曹操號有步騎四十萬人,雖有可能夸大……”
“但人數必然數倍于我等,”
“據探馬回報,魏軍已行至當陽,不日將要南下。”
曹操特意選擇了從荊北進攻,就是為了配合荊南的叛軍,從而進行南北夾擊。
堂下眾官聞得此言,無不色變。
從事潘濬出列說道:
“陳將軍,朝廷可有援軍?”
陳登自懷中取出一卷黃絹,肅然道:
“登離壽春時,得陛下詔書。”
眾人連忙跪聽,陳登宣讀道:
“'荊州乃國之門戶,萬不可失。”
“然河南新定,北境需屯兵守御,東須防孫吳,兵員吃緊。”
“卿至荊州,當與馬良等同心協力,務必堅守。”
念畢,堂中一片沉寂。
此詔書言外之意,就是讓陳登配合荊州兵一起擋住曹操的拱手,并保住荊州,平定叛亂。
至于朝廷方面,不會增派更多的援軍了。
大炮一響,黃金萬兩。
顯然,劉備以及朝廷大員,都希望陳登能夠僅憑現有兵力擋住曹操的拱手。
其國中很多北方將領不愿意在此時南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