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武四年,冬末。
長江北岸朔風怒號。
曹操親率七萬大軍出漢中,過房陵,鐵甲映著寒光向南推進。
大軍行至當陽時,忽有流星探馬飛報:
“稟魏王!荊南蠻亂已平,陳登在枝江口筑水寨。”
“什么!?”
曹操聞言大驚,他大軍方才準備好,還想著南北夾擊荊州。
結果荊南叛亂居然這么快便穩住了?
這也是蜀地不便的地方。
雖然蜀道天險阻隔了外敵,可由于交通不便,魏軍打出來也同樣不容易。
更別提七萬大軍的籌備了。
曹操手中馬鞭一滯,長髯在風中微微顫動,喝道:
“陳元龍安得如此神速?”
隨即冷笑:
“縱有準備,豈擋我百戰雄師?”
“孤不信其有李子玉之能!”
于是命令曹洪先帶三萬軍馬,到前頭開路去。
曹洪領兵至江畔,但見:
江霧彌漫中,千百戰船若隱若現,旌旗獵獵卻不見兵卒聚集何處。
次日黎明,曹操親臨前線。
于山坡上遙望,只見長江如練,戰船星羅棋布。
青羅傘下,陳登雄姿英發,左右徐盛、蔣欽按劍而立。
五色戰旗在晨光中翻卷,竟排出八門陣勢來。
曹操嘆曰:
“淮南水軍何其雄壯哉!”
于是轉頭顧眾將說道:
“陳元龍有吞吐江南之志,正吾敵手。”
“公等宜小心應付。”
曹操馬鞭所指,江面忽聞鼓角震天。
南船如離弦之箭破浪而來,同時枝江塢中殺出數千勁卒,皆執長戟沖陣。
曹軍前鋒大亂。
曹操急令:
“穩住陣腳!”
卻見自家兵馬如潮水倒退,任他如何喝止,竟不能止。
忽聽西邊馬蹄如雷,一隊騎兵斜刺里殺來。
“保護魏王!”
曹軍高聲呼叫。
曹操撥馬欲走,卻見兩員淮南驍將截住去路——
“徐文向在此!”
“蔣公奕候教多時!”
二將刀光如雪,曹操長髯竟被削去一縷。
“犯大漢疆土者,盛必擊而破之!”
眼看徐盛便要將曹操生擒。
危急時刻,忽有一黃須將軍縱馬而至:
“父王速退!”
正是曹彰舞刀迎戰。
三將廝殺三十回合,江岸沙石飛揚。
至傍晚時,曹軍大敗。
曹操逃回大寨,先賞曹彰金甲一副,贊道:
“幸得孤有黃須兒,不似那劉備,征戰只有一個假子。”
言罷,繼而怒斥諸將:
“未戰先怯,要爾等何用?再退者斬!”
正訓誡間,程昱諫言道:
“魏王明鑒,兵貴神速。”
“今我大軍遷延日久,反使陳登得筑水塢。”
“聞孫仲謀未能過合肥,荊南又已平定。”
“原本三路軍力優勢,已只剩我大魏這一軍。”
“久戰無益,不如暫退成都。”
曹操眉頭緊皺,荊南的那幫蠻夷靠不住,這在他預料之內。
可孫權那么快就退兵了,著實令曹操意想不到。
他不是號稱有十萬大軍嗎?
怎么還沒有等漢軍主力支援合肥,他便撤了。
這不純純拖自己后腿,坑隊友嗎?
“孤若現在撤軍,必被人恥笑。”
“不可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