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既已有張、華二公懸壺朝堂,天下杏林何其幸也!”
“老朽更當逍遙山水,濟些他們顧不得的病人。”
諸葛亮見其意決,遂不再勉強,只無奈嘆道:
“先生真乃世外高人也!”
此時董奉已整衣正冠,來到諸葛亮跟前,深深一揖。
“使君治交州以來,輕徭薄賦,勸課農桑。”
“老朽行醫嶺南,處處聞百姓謳歌。”
“此真乃圣人之政也!”
諸葛亮連忙還禮:
“此乃亮分內之事,何足掛齒。”
董奉直身,執諸葛亮手腕,鄭重說道:
“使君且伸手。”
話落,二指已搭上脈門。
片刻后,發出一聲驚嘆:
“六脈調和,氣血充盈!”
“使君養生有道,必享期頤之壽!”
由于諸葛亮在交州這種山地大量跋山涉水,鍛煉腿力。
每日又服用雞湯、魚蚌等滋養之物,身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健。
董奉之所以提出要給諸葛亮把脈,
就是因為他覺得這樣的好官,應當長命百歲。
不想是他多心了,諸葛亮的身體遠比他想象的要好。
說罷,董奉從懷中取出一卷絹冊。
“此乃老朽畢生所集《導引圖說》,愿贈使君。”
“使君按此法子,療養身體。”
“必能偷得彭祖八百之壽。”
要論養生之道,董奉說第二,三國里沒人敢說第一。
這哥們兒歷史上活了一百一十歲。
就算放在現代社會,那都是極為罕見的存在。
后世猜測,可能有三個原因。
一方面是這哥們兒心態好,沒什么世俗欲望,所以活得久。
二是因為這哥們兒確實很懂養生,每天都要練氣功。
第三,就是他一生大半時間都是在南方。
尤其是交州、豫章這種山地溝壑、重巒疊嶂之地。
還是那句話,人老腿先老。
只要路走的多,壽命自然就長。
諸葛亮方要道謝,卻見董奉已起身收拾藥囊,不禁問道:
“先生將欲遠行乎?”
“老朽腿腳尚健,”董奉將杏枝為杖,“聞益州多瘴癘,欲往治之。”
一旁張紘聞言色變,急附耳低語:
“使君,益州乃曹操所據。”
“若此神醫為曹所用……恐資敵也。”
“倒不如尋個理由,禁止其出境。”
“只教其留在交州行醫,若使本地百姓受惠。”
“我等亦有政績交差朝廷。”
諸葛亮羽扇一擺,正色道:
“子綱此言差矣!醫者仁術,豈分疆界?”
話落,轉向董奉,從袖中取出一袋銀錢。
“先生遠行,略助盤纏。”
“他日有緣,再聆教誨。”
董奉坦然受之,長揖而別。
諸葛亮親送至官道,目送那道青衫背影漸行漸遠,忽吟道:
“云山蒼蒼,江水泱泱。”
“先生之風,山高水長。”
張紘卻仍有些不甘,忽然一匹快馬飛奔而來,拜道:
“使君,合浦黃門譯長已至驛館。”
“隨行有波斯胡商、身毒賈客、南洋船主各一人。”
諸葛亮羽扇微頓,眼中精光一閃:
“好!速請至偏廳,備茶果相待。”
漢朝打通西域,開辟了著名的絲綢之路。
事實上,同時期漢朝還有海上絲綢之路。
這條貿易之路,是西漢以來的海貿傳統。
漢代的海上貿易主要是從合浦、徐聞等港口出發,沿中南半島海岸線航行。
向西經馬來半島進入孟加拉灣。
可抵達印度東海岸與斯里蘭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