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這一生,最不缺的就是打“賊”的經驗。
當年青州黃巾,號稱百萬口,其實也都是男女老幼拖家帶口。
戰力根本不值一提。
而馬秦、高勝雖號有五萬兵,但真正能上戰場殺敵的,有沒有一萬人不好說。
至于一萬人中戰力彪悍,比得上正規軍的,規模著也超不過兩千。
所以五千對兩千,優勢在我。
曹操目光如炬,問道:
“馬秦、高勝可在一處?”
“回魏王,二賊皆在軍中。”
“高勝為先鋒,馬秦坐鎮中軍。”
曹操冷笑一聲,哼道:
“一群烏合之眾,不足為慮。”
他轉頭對曹休道,“文烈,今夜你率一千精兵,繞道敵后。”
“待我軍正面接敵時,從后方突襲,務必斬將奪旗!”
曹休抱拳應諾:
“末將遵命!”
當夜三更,曹軍悄然逼近叛軍營地。
叛軍雖眾,卻紀律渙散。
營中燈火稀疏,哨兵昏昏欲睡。
曹操立于高處,俯瞰敵營,對身旁的司馬懿道:
“仲達以為此戰如何?”
司馬懿拱手答道:
“賊眾雖多,然未經訓練,如驅羊攻虎,必敗無疑。”
“魏王以五千破十萬,此戰之后,蜀地當知天威不可犯。”
曹操聞言大笑:
“善!”
黎明時分,曹軍鼓聲大作,從正面發起進攻。
叛軍倉促應戰,陣型大亂。
高勝披掛上馬,率親兵迎戰,正遇曹真。
二人交鋒不過十合,曹真大喝一聲,一槍刺高勝于馬下。
叛軍見主將身亡,頓時大亂。
此時曹休已率軍從后方殺入,直取中軍。
馬秦見大勢已去,欲逃竄,被曹休一箭射中后心,墜馬而亡。
叛軍群龍無首,四散奔逃,被曹軍追殺數十里,尸橫遍野。
戰后,曹操在資中縣衙升帳議事。
縣衙外跪滿了被俘的叛軍士卒,大多是衣衫襤褸的農民。
曹操命人將他們押到堂前,厲聲喝道:
“爾等身為大魏子民,不思報國。”
“反從賊作亂,該當何罪?”
眾人伏地痛哭,一老者叩首道:
“魏王明鑒,我等皆為蜀地良民,被馬秦、高勝強征入伍。”
“不從則家破人亡,實非得已啊!”
曹操凝視眾人良久,面色漸緩:
“既是被迫從賊,孤便饒爾等性命。”
“各自回鄉,安心務農,若再敢作亂,定斬不饒!”
眾人連連叩首:
“謝魏王不殺之恩!謝魏王不殺之恩!”
待眾人退下,曹操對眾將道:
“傳令三軍,明日開拔,前往郪縣。”
眾皆不解,紛紛問:
“賊眾既破,當還成都。”
“更進兵郪縣何為?”
曹操乃出聲解釋道:
“資中之民可恕,郪縣之民不可恕!”
“此為聚眾造反首惡,當殺之以儆效尤。”
揚武將軍法正上前一步,勸道:
“魏王,郪縣百姓亦多被迫從賊。”
“今大王既施恩德于資中百姓,何不更施恩于郪縣之民?”
曹操抬手打斷,目光冷峻地說道:
“郪縣乃馬秦、高勝老巢,乃叛亂之源。”
“若不嚴懲,何以儆效尤?”
“今日孤放過資中百姓是恩,明日屠戮郪縣是威。”
“恩威并施,方能安定蜀地。”
兩日后,曹軍抵達郪縣。
城中百姓聽聞曹操將至,早已四散逃竄,只余老弱病殘無力逃離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