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武五年,秋。
洛陽,朝廷。
“報——”
“郃將軍凱旋,已至宣陽門外!”
傳令兵的聲音穿透大殿,文武百官聞言,無不面露喜色。
劉備撫須微笑,對身旁的李翊道:
“子玉,上庸三郡既復,我大漢疆土又增一分矣。”
李翊含笑答道:
“陛下洪福齊天,張將軍勇冠三軍,此乃天佑漢室之兆。”
不多時,殿外傳來整齊的腳步聲。
張郃身著染血的鎧甲,大步走入殿中。
身后親兵捧著曹軍大將的首級與繳獲的魏軍旌旗。
行至御階前,張郃單膝跪地,抱拳高聲道:
“臣張郃,幸不辱命,收復上庸三郡。”
“斬魏將曹仁于此,特來復命!”
曹仁之死,絕對是意外之喜。
便是張郃自己定下的戰略目標也僅僅是收復上庸三郡而已。
萬沒想到,居然能夠陰差陽錯殺死曹魏宗室大將的前二人物。
劉備離座而起,快步下階,親手扶起張郃。
拍了拍他的肩膀,稱贊道:
“儁乂真乃朕之韓信也!”
他轉身對侍從道,“去,速取朕的錦袍來!”
侍從捧來一襲繡有金線的錦袍,劉備親自為張郃披上。
張郃受寵若驚,再拜道:
“臣不過盡人臣之本分,何勞陛下如此厚待?”
劉備執其手說道:
“卿率偏師深入敵境,不僅收復失地,更斬曹魏大將。”
“此功當封車騎將軍,增邑千戶!”
此言一出,朝中大臣無不小聲驚呼。
此戰張郃的戰功確實亮眼。
不僅實打實地為國家收復了極為重要的東三郡。
更是斬了曹魏軍事大將。
雖不是被張郃、漢軍直接斬殺。
但曹仁確確實實是死在了與漢軍的交鋒中。
此人,也算是漢軍的勁敵了。
先后跟漢朝的關羽、李翊、張郃交過手。
甭管戰果如何,其實打實地給漢軍增加了不少麻煩。
劉備恨之入骨,早就欲殺之而后快。
他本是性情中人,今張郃殺之,當然毫不吝嗇官爵封賞。
而以張郃的戰功,也的確實打實地配得上這份榮譽。
眾文武的目光紛紛落在張郃身上。
有的喜、有的憂、有的妒。
但不管是誰,大家心里邊兒都明白——
漢朝軍事大臣里,一顆新星真正冉冉升起。
這是劉備樂意看到的局面。
他巴不得軍功大臣百花齊放。
道理很簡單,
如果你身邊只有幾個權臣,那他們可能不會聽你的。
可如果你身邊有很多個權臣,那他們肯定會聽你的。
這便是帝王的平衡之術。
劉備很樂意看到張郃去消化李、關、張不能再消化的軍功。
他巴不得有更多像張郃這樣的人出來,進一步為國家分攤功績。
群臣齊聲道賀,張郃再三拜謝。
禮畢,劉備環視眾臣,忽而斂容問道:
“曹仁既死,魏國可有異動?”
曹仁畢竟是曹魏宗室大將,又是曹操的手足兄弟。
劉備很擔心魏國接下來會展開一系列的軍事報復,所以打算提前做好準備。
要知道,漢朝在雍涼地區的軍事力量是比較薄弱的。
這跟歷史上的曹魏很像,
因為那地方太偏僻了,交通不便,運輸成本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