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儼、程昱等老臣強忍悲痛,一面命人用金棺銀槨收斂魏王遺體。
一面急遣快馬加急,分赴各地。
向世子曹丕、南安侯曹彰、漢安侯曹植、德陽侯曹熊報喪。
“魏王薨逝,蜀地將亂矣!”
程昱面色凝重,捻須嘆道:
“世子雖賢,然諸子各擁兵權,恐生變故。”
“當速迎靈柩,早定大計。”
半日后,曹丕率成都大小官員,素服出迎,跪迎靈車。
但見白幡如雪,靈車緩緩駛來。
曹丕以額觸地,悲呼:
“父親!不孝子未能侍奉榻前,罪該萬死!”
言罷,竟昏厥于地,眾官慌忙攙扶。
靈柩入城,停于偏殿。
百官披麻戴孝,日夜守靈。
殿內哭聲震天,香燭繚繞。
曹丕跪于靈前,兩日不食,形容枯槁。
第三日黎明,忽有一人排眾而出,朗聲道:
“請世子節哀,當議大事!”
眾人驚視,乃成都令司馬懿也。
只見他目光如炬,拱手而言:
“魏王既薨,蜀地震動。”
“當早立嗣君,以安眾心。”
“豈可一味哭泣,貽誤時機?”
此言一出,殿內頓時嘩然。
劉巴厲聲斥道:
“仲達此言差矣!今魏王尸骨未寒,豈可遽議嗣位之事?”
“此非人臣之禮也!”
哼
司馬懿冷冷地睨他一眼。
他早就猜到曹操身死,必然會引得朝中一幫人心生歹意。
此前蜀地各派的利益,全都有賴曹操去維持。
如今曹操身死,有人巴不得生事。
這種事情,司馬懿是絕不會允許它發生的。
任何會削弱魏國力量的事,司馬懿都不會允許。
只見程昱出列,拔劍出鞘,“唰”地一聲割下袍袖,厲聲道:
“王薨于內,愛子私立。”
“若遲延不決,必為劉備所乘!”
“今日便請世子嗣位,有異議者,有如此袖!”
劍鋒寒光閃爍,百官悚然。
正當僵持之際,忽聞殿外馬蹄聲急。
侍衛高呼:“黃侍中到!”
只見黃權風塵仆仆沖入殿中,眾皆愕然。
程昱急問:“公衡何故星夜來此?”
黃權喘息方定,環視眾人道:
“魏王臨終有密旨,命我疾馳來報。”
“今外有強敵環伺,內有權臣觀望。”
“若不早定大位,恐生肘腋之變!”
話音未落,又聞殿外甲胄鏗鏘。
但見獨眼大將軍夏侯惇率虎賁百人列隊而入,聲如洪鐘:
“末將奉王命,特來護持大典!”
眾官見兵甲森然,皆屏息肅立。
夏侯惇大步上前,自懷中取出錦囊,高聲道:
“魏王遺命在此!”
隨即展開詔書,朗聲宣讀:
“孤縱橫天下三十余載,今大限將至。”
“世子丕仁孝聰慧,可繼魏王之位,領漢丞相、益州牧。”
“諸子當同心輔佐,共保基業。”
詔書宣讀畢,夏侯惇虎目含淚,單膝跪地:
“請世子繼位,以安蜀民!”
曹丕伏地泣辭:
“丕德薄才淺,恐有負先王重托。”
“愿與眾兄弟共商大計……”
話音未落,
司馬懿、程昱、彭恙、黃權等大臣齊聲勸進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