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故得之家父更加聰明。”
“但以臣觀來,不論家父亦或者叔父,都不及陛下聰明。”
“若不然,以李相爺之算無遺策,如何能夠甘愿為陛下赴湯蹈火?”
此言一出,滿座皆贊。
這個諸葛恪果然如傳聞中那般才思敏捷、善于應對各種緊急事務。
短短幾句話,不僅保留了父親的顏面。
還同時拍了劉備以及國家二把手的馬屁。
“哈哈哈!”
劉備大悅,撫須大笑,旋即賜寶劍一柄。
最后,劉理引薦一位氣質儒雅的青年:
“這位是潁川陳氏陳泰,現任兒臣府上主簿。”
“其父便是當今廷尉,陳長文先生。”
陳泰行禮如儀:
“家父常言陛下寬仁愛士,今日得見天顏,方知所言非虛。”
“朕與你父相交甚篤。”
劉備感慨道:
“如今見你們年輕一輩也能同心協力,朕心甚慰。”
言罷,賜予玉帶一條。
介紹完畢,劉理恭敬道:
“兒臣年幼,全賴這些賢才日夜輔佐。”
“他們各有所長,正如父皇常說的‘使人如器’。”
劉備撫須微笑,眼中滿是贊許。
然而李翊的目光卻在三位年輕官員之間來回掃視——
太原王氏、瑯琊諸葛氏、潁川陳氏,皆是當世大族。
這位少年王爺,竟不聲不響地織就了一張世家大網。
還不聲不響地替換掉了劉備配備的官員,
既淡化了朝廷的影響力,又加強了自身對梁國的控制力。
這小娃娃不得了啊。
正思索間,劉理已舉杯來到他面前:
“姨父,甥兒敬您一杯。”
李翊回神,連忙舉杯相迎。
酒過唇齒,他發覺劉理正凝視著自己。
“姨父面色不佳,可是甥兒哪里招待不周?”
劉理聲音輕柔,帶著恰到好處的關切。
李翊放下酒杯,意味深長道:
“殿下一切都做得很好……好得超乎老臣想象。”
劉理眼中精光一閃,旋即笑道:
“甥兒就當這是姨父的夸獎了。”
他頓了頓,語氣又轉為溫情。
“姨母近來可好?甥兒甚是掛念。”
“她很好,也常念叨你。”
李翊注視著這個外甥,試圖從他稚嫩的臉上看出什么。
“甥兒恨不能常在姨母跟前盡孝。”
劉理嘆息,“奈何身為國君,不敢棄子民于不顧啊。”
李翊微微頷首:
“殿下以國事為重,即是正道。”
他壓低聲音,“只需……做好分內之事即可。”
這句話說得極輕,卻字字千鈞。
劉理面色不改,只是杯中酒液微微晃動,映出他瞬間冷峻的眼神。
“姨父教誨,甥兒謹記。”
他舉杯一飲而盡,轉身時袍袖翻飛,竟有幾分王者氣度。
“為什么我的后輩,一個個都這么優秀呢?”
李翊瞇著眼睛,仿佛感覺自己瞬間蒼老了十歲。
“難道這就是長江后浪推前浪,青出于藍勝于藍?”
“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么?”
李翊心中暗嘆。
然后又伸了個懶腰,活動活動了筋骨。
看向劉備,他正與趙云飲酒敘談,兩人相處的很融洽。
“陛下,希望你能明白。”
“不是每個父親都應該望子成龍。”
“尤其是在帝王家,優秀的兒子有一個就夠了。”
……
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u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u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