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朕只是順應天命,不敢獨貪這參天之功。”
言罷,舉杯輕啜一口葡萄酒。
李翊見話題已近正事,便順勢言道:
“陛下圣明,臣今日覲見,正為商討伐吳事宜。”
他從袖中取出一卷奏章,雙手呈上。
“益州密報,曹魏境內南蠻復叛,攻占鍵為、朱提數郡。”
“曹丕調兵遣將,疲于應付,短期內無力北望。”
劉備接過奏章,卻未立即展開,而是放在案幾一角,淡淡道:
“南蠻反叛之時,朝中早有計較,南中叛得倒也快。”
“子玉之意是?”
李翊深吸一口氣,直言道:
“臣以為,此乃天賜良機。”
“魏國既困于南蠻,吳國孤立無援。”
“我大漢正當興兵伐吳,一舉平定東南!”
亭中一時寂靜,唯有風吹花瓣落地的細微聲響。
劉備凝視著杯中酒液,良久方道:
“子玉啊,朕知你心系天下,然河南初定,民生尚需休養。”
“此時興兵,恐非良策。”
“陛下此前巡行河南之時,也看到了那里的民生。”
李翊拱手道,“雖仍不及當年之盛,但已基本復了舊觀。”
“國家的軍糧儲備還算充足。”
“且我軍養精蓄銳多年,將士求戰心切。”
“若錯失此機,待魏國平定南蠻,吳魏再結盟好,則我大漢又將陷入兩面受敵之境。”
“豈不聞古人云,天予不取,反受其咎?”
劉備聞言,站起身來。
走到一株盛開的梨花前,輕撫花瓣。
“花開花落,人生幾何?”
“朕若能在有生之年見天下歸一,倒不失在人間走一遭。”
“只是有些事,即便是子玉你也不會明白的。”
李翊亦起身,深深一揖:
“陛下,非常之功,必待非常之人。”
“非常之時,當行非常之事。”
“今曹魏內亂,吳國勢孤,乃天賜良機。”
“今日失之,悔之無窮矣。”
劉備轉過身來,凝視李翊良久,忽然笑道:
“子玉啊子玉,世人皆道朕固執倔強。”
“現在看來,你比朕固執的多。”
他走回案幾前,拿起那杯未飲盡的葡萄酒,一飲而盡。
“好!子玉今日三番五次來諫朕,朕若再不允。”
“倒顯得朕不納忠言了。”
“明日早朝,便與眾卿商議伐吳之事吧。”
李翊長舒一口氣,道:
“既如此,臣這便下去準備相關事宜。”
劉備扶起李翊,溫言道:
“不急。”
“今日春光正好,陪朕再飲幾杯。”
李翊從之,坐下陪劉備簡單喝了幾杯。
……
次日,早朝。
文武百官分列兩側。劉
“眾卿可有本奏?”
劉備聲音平靜,目光掃過群臣。
李翊手持玉笏,穩步出列:
“臣有本奏。”
劉備微微頷首,“講。”
李翊深吸一口氣,聲音洪亮:
“昨日臣與陛下議及伐吳之事。”
“今曹魏困于南蠻,吳國孤立無援,實乃天賜良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