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益德!”
關羽連忙將之按住,厲聲喝止。
“御前不可失儀!!”
劉備面色驟沉,沉聲對關羽說道:
“云長,先帶益德下去醒醒酒。”
又對趙云道,“子龍也且退下,朕與李相要單獨敘話。”
待眾人退出,殿內唯余更漏滴答。
劉備起身踱至窗前,望著檐角懸月。
他卸下帝王威儀,忽然換了稱呼:
“……子玉啊,這里沒有外人了,只有你我君臣二人。”
劉備忽然轉身,目光灼灼地看著李翊。
“朕跟你說幾句掏心窩子的話。”
李翊正襟危坐的姿勢微微一松,連忙起身行禮。
“臣聆聽圣訓。”
“免禮。”
劉備擺擺手,示意他坐下。
“說實在的,朕今年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,快滿六十了。”
“到了朕這個年歲,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。”
“陛下!”
李翊聲音微顫,“陛下春秋正盛,必能享壽無疆。”
劉備聞言大笑,笑聲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:
“子玉啊,你我相交二十多年,何必說這些恭維之話?”
他搖搖頭,眼中閃過一絲落寞。
“大家都是成年人了,朕又豈會不知,這世間安有萬壽無疆之人?”
李翊默然。
他望著眼前這位曾經意氣風發的亂世梟雄,如今雖登九五之尊,眉宇間卻添了幾分疲憊。
“益德說的話,倒也不全錯。”
劉備踱步到窗前,望著夜空中的星辰。
“自當了皇帝后,朕便覺得很多事,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去做。”
“作為天下共主,朕做任何事都要小心翼翼。”
“得到的越多,顧慮地也就越多。”
“朕的精力的確不如以前那般旺盛了,很多事想做,卻也有心無力。”
“朕所盼的,就是趁著還有勁兒,把一些該做的事情給做了。”
李翊豎耳聆聽,斟酌著詞句說道:
“陛下肩負天下重任,自然要三思而行。”
“此乃明君之道。”
“明君?呵呵。”
劉備苦笑道:
“朕手下的臣子,他們既是我的助手,也是我的兄弟朋友。”
“他們都指著朕吃飯,朕是絕不會虧待兄弟的。”
“想必愛卿比朕更清楚這一點。”
“古人云,魚和熊掌不可兼得。”
“可朕卻想著既要又要,明明有些事做了會更好,可朕卻不忍去做。”
李翊聽出話中有話,試探道:
“陛下可是為伐吳之事憂心?”
“愛卿果然懂朕。”
劉備轉身,眼中精光一閃。
“想必你也看出來了,朝中那些反對伐吳的人。”
“就是怕新貴們上來頂替他們的位置。”
“不論是伐吳也好,亦或者滅魏也好,這都不是軍事問題。”
“朕也不覺得吳逆魏賊,仍有實力與天朝抗衡。”
“只是……朕身為一國之君,萬民之主,需要會其他事情考慮。”
劉備神色一滯,又是一聲長嘆
“阿斗這孩子性格仁厚善良,他若是上位了,那朕非常擔心他壓不住手下那幫大臣。”
李翊點頭。
劉禪今年十七歲,雖經名師教導,但性格過于溫順,缺乏其父的梟雄之氣。
“……白日你也瞧見了。”
“朕雖未表態,但朝中反對之聲極多,劉禪又不像朕年輕時經過什么大風大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