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群臣一施壓,他就會被唬住。”
劉備眉頭緊鎖。
為了阿斗成為一個合格的守成之君,劉備真的盡力了。
自己親自教育,讓魯肅教育,讓孟玉公徐璆教育。
再送到河北交給李翊教育。
這么多年過去了,大家都盡力了。
值得慶幸的是,阿斗這孩子心性不壞,相反非常仁厚。
算是符合劉備主張仁德的政治主張。
但唯有一點,就是阿斗有討好型人格,有些好好先生。
似乎盼著你好,我好,大家都好。
但世間又豈有盡善盡美之事呢?
“有些事情不能一味逃避,太子終究是面對現實的。”
李翊輕聲道,“您不可能庇佑他一輩子。”
“子玉說的是。”
劉備苦笑一聲:
“朕還記得當年把劉禪這孩子托給你教育了幾年,你確實懂得因材施教,揚長避短。”
“讓阿斗這孩子的仁厚性格發揮到了極致。”
李翊想起當年教導劉禪的情景。那孩子天資不算出眾,但心地純良,對師長極為恭敬。
他曾嘗試教授其權謀之術,卻發現劉禪眼中常露不忍之色。
或許這也和劉禪的成長環境有關。
他的一生實在是太順了,含著金湯匙出生,一生沒有經歷過什么挫折。
不管遇著什么困難,
他的皇帝父親,四世三公的皇后母親,國家二把手的首相義父、國家元帥級的二叔、三叔,還有掌管中央警衛部隊的趙叔,都會幫他頂著。
盡管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方法,
但本就是出生在頂點的人物,又如何能夠讓他從頭體驗一步一步登上頂點的滋味呢?
丑小鴨能變白天鵝不是因為它有多努力,而是因為它本就是天鵝。
努力、背景、天賦這三者誰更重要?
答:努力誰都會。
但背景和天賦卻不是誰都有。
許多人努力了一輩子,卻僅僅只能達到別人更出生時的起點。
有些東西,真的不能強求。
“朕似乎又在阿斗這孩子身上寄予了太多不切實際的東西。”
劉備繼續道,“這孩子壓力估計也很大吧。”
“現在他已經十七歲了,估計已經定性了。”
“不管將來之事如何,至少我們……都盡力了。”
殿內一時寂靜。
夜風吹動燭火,在兩人臉上投下搖曳的光影。
“朕認為李相適才那句話說的很對,一味的逃避終究不是辦法。”
劉備突然正色道。
“所以朕單獨留下你,就是想問你一句話。”
李翊屏息以待。
“假如朕哪天不在了,你能守住漢室江山嗎?”
這問題如雷霆般劈下。
李翊身形一震,衣袖下的手指微微一顫。
他立刻離席下拜,頓首道:
“臣肝腦涂地也會守住我漢室江山!”
“朕不是要你肝腦涂地。”
劉備的聲音出奇地平靜,“朕是問你能不能守住。”
李翊額頭觸地,感受到青石地板的冰涼。
這一刻,二十余年的往事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閃過——
徐州初識時劉備豪氣干云的模樣;
淮南決戰壽春時對著地圖徹夜不眠的身影;
官渡之戰時仗劍而行的背影;
往事追逐,一幕幕,在翻覆。
“臣……”
李翊深吸一口氣,朗聲答:
“臣會竭盡自己的所能,守住臣與陛下一起打下的漢室江山。”
兩次回答,李翊都沒說他一定能守住,而是說他一定竭盡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