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臣這就去熱一熱。”
侍從正要伸手端鍋,卻被劉備按住。
“不必了。”
“大晚上的,大家都很勞累。”
劉備直接取箸夾肉,送入口中。
冷羊肉有些發硬,但嚼著嚼著,竟品出一絲甘甜。
“好!甚好!”
他連吃數塊,仿佛這是世間至味。
劉禪眼中閃著欣喜的光,忽然道:
“父皇,兒臣有一事相求。”
“講。”
“河南尹上月奏報,潁川一帶因征糧發生民變。”
“兒臣想……想去巡視災區。”
劉禪說完,緊張地看著父親。
劉備放下竹箸,仔細端詳兒子。
這個從小養尊處優,貪玩不進的富公子,什么時候有了這般心思?
“為何想去?”
劉備不動聲色地問。
劉禪深吸一口氣:
“相父教導兒臣,為君者當知民間疾苦。”
“今大軍伐吳在即,若后方生亂,于國家社稷不利。”
“善!”
劉備大喜過望,“難得你有此心。”
“不過河南亂民雖已平息,但余波未平。”
“朕讓子龍帶三百虎衛護你同行。”
劉禪大喜過望:
“兒臣定當深入閭閻,體察民情!”
“記住。”
劉備起身走到劉禪面前,為他整了整衣領。
“你父親早年是織席販履為生的,本就是白身起家。”
“到了地方,莫要前呼后擁,要走到百姓中間去。”
“兒臣謹記。”
劉禪鄭重應下,又勸道:“夜已深了,父皇明日還要早朝,還請早些歇息吧。”
劉備擺了擺手,沉聲道:
“……朕再批幾本奏章。”
“你且回去準備,莫要耽擱,明日便出發。”
待劉禪退下,劉備重新坐回案前。
燭花爆了個響,他望向窗外——
雪又下了起來,紛紛揚揚落在殿前那株老梅上。
劉備望著案幾上半涼的羊肉湯,忽然抬頭問身旁小黃門:
“太子這兩日,見過什么人?”
小黃門身子一顫,跪伏答道:
“回陛下,太子殿下近日多與騎都尉秦朗、散騎侍郎何晏等公子游獵宴飲。”
“亦或者在院中蹴鞠、投壺,未見過他人。”
劉備手指輕叩案幾,發出沉悶的篤篤聲。
“阿斗素來聽話,卻少決斷,又好嬉游。”
他眼中精光一閃,“今夜忽獻羊肉湯,請命巡縣,豈非蹊蹺?”
殿中靜得可怕,連更漏滴水聲都清晰可聞。
劉備突然拍案:
“傳太子近侍張順!”
不多時,一個身著綠袍的年輕宦官戰戰兢兢入殿,額頭抵地不敢抬起。
“汝日夜侍奉太子。”
劉備聲音不怒自威,“可知今夜羊肉湯之事,是何人主意?”
張順聲音發顫:
“此乃……太子殿下孝心所至……”
“孝心?”
劉備喜怒不形于色,面上罩了一層寒霜。
“朕再問一次,是誰教太子的?”
“何晏?還是秦朗?”
“奴婢不知!奴婢真的不知啊!“張順以頭搶地,咚咚作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