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懿眉頭一皺:
“此必是馬超所部,只是他竟敢出關迎戰?”
于是,當即傳令全軍列陣。
兩軍于潼關外十里處的平野上相遇,各自擺開陣勢。
司馬懿在門旗下遠眺西涼軍陣,只見旌旗獵獵,刀槍如林。
西涼兵個個虎背熊腰,目露兇光,果然是天下精銳。
再觀陣前將領,
當中一人白袍銀鎧,面如傅粉,唇若抹朱。
腰細膀寬,手執一桿亮銀槍,正是馬超。
左側龐德,右側馬岱,皆是一時猛將。
司馬懿心中暗驚,面上卻不露分毫,自縱馬出陣,高聲道:
“馬孟起!今見吾大兵到此,何不早降?”
馬超聞言,雙目圓睜,咬牙切齒道:
“老賊!汝欺君罔上,罪不容誅!”
“吾乃漢朝名將之后,深受漢皇厚恩,豈能背主投敵?”
“今日定要活捉汝這老匹夫,生啖汝肉!”
司馬懿亦怒,厲聲喝道:
“李翊狗賊屠吾全族,此仇不共戴天!”
“汝既為虎作倀,合該死矣!”
馬超大怒,挺槍躍馬直取司馬懿。
司馬懿背后張翼拍馬迎上。
兩馬相交,槍來刀往。
戰不三五合,張翼便覺雙臂酸麻,招架不住,撥馬敗走。
馬忠見狀,急挺槍出陣。
馬超冷笑一聲,銀槍如龍,上下翻飛。
戰至五六合,馬忠亦敗下陣來。
“司馬老賊,可敢親自一戰?”
馬超厲聲喝道。
司馬懿面色陰沉,卻不敢輕出。
馬超見狀,將槍往后一招,西涼軍頓時鼓噪而起,如潮水般涌向魏軍陣線。
西涼兵來勢兇猛,魏軍左右將佐皆抵擋不住。
馬超、龐德、馬岱三將親率百余精騎,直沖司馬懿中軍。
“穿紅袍者乃司馬懿!”
西涼軍中有人高喊。
司馬懿大驚,急忙脫下紅袍丟棄。
又聞喊聲:
“長髯者乃司馬懿!”
司馬懿慌亂之下,抽出佩刀,“唰”的一聲割斷長須。
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馬超,馬超大笑,傳令道:
“短髯者乃司馬懿!”
司馬懿聞之,急扯旗角包住脖頸,趁亂逃竄。
正奔走間,忽聞身后馬蹄聲急,回頭一看,正是馬超追來。
“司馬懿休走!”
馬超厲聲大喝。
司馬懿驚得魂飛魄散,手中馬鞭墜地。
眼看馬超將至,銀槍已刺到背后。
司馬懿急中生智,繞一株大樹而走。
馬超一槍刺入樹干,待拔出時,司馬懿已逃出十余丈遠。
馬超正欲再追,忽見山坡邊轉出一將,大喝:
“馬兒休得猖狂!王平在此!”
王平手持大刀,攔住馬超去路。
二人戰在一處,刀槍并舉,戰至二十回合。
王平漸漸力怯,刀法散亂。
正在危急時刻,忽聞喊殺聲震天,卻是兀突骨率蠻兵趕到。
馬超見敵軍勢大,自己孤軍深入,恐遭不測,只得撥馬而回。
兀突骨因見天色已晚,也不追趕,收兵回營。
司馬懿狼狽逃回寨中,見鄧艾已率軍穩固營寨,損失并不慘重,這才稍稍安心。
當夜,司馬懿坐于帳中,撫摸斷須。
回想日間險境,不禁冷汗涔涔。
“馬超之勇,果然名不虛傳。”
司馬懿喃喃自語,“然吾有蠻兵之利,明日當再圖良策。”
于是,司馬懿大賞兀突骨與王平,以酬其救命之恩。
帳中燈火通明,諸將列坐,司馬懿舉杯道:
“今日若非王將軍與兀突骨勇士相救,吾幾為馬超所擒!”
王平拱手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