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關張家聯姻算了。
反正是絕對不可能,跟普通的平民百姓結連理的。
道理也很簡單,
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。
何進便是這么崛起的。
這一個屠豬販酒之輩,一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。
忽轉身目視夫人,眼角細紋如刻。
袁瑩執燈的手微微一顫,暖光掠過丈夫鬢角星霜。
“夫君未免太過杞人憂天。”
“縱有萬般艱險,莫非還能舍了這相位不成?”
“癡兒。”
李翊竟露笑意,輕撫夫人肩頭繡著的纏枝蓮。
“豈不聞《易》云‘亢龍有悔’?”
“今汝只需好生操辦婚儀即可——”
“記住,排場不必過大,依侯爵嫡子禮減三成。”
更鼓聲穿庭而過,李翊又忍不住輕吟《詩經》中的句子。
“‘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’。”
“此非佛語,卻是圣賢道理。”
七日后,關李兩家正式聯姻。
婚事隆重舉行,張飛、趙云、許褚等一眾重臣都親自出席了。
劉備忙于國事,雖然沒有親自出席。
但仍然派遣太子劉禪出席,以此來表達他對這對新人的祝福,并送上了賀禮。
……
中秋方過,嶺南暑氣尚未全消。
蒼梧郡,刺史府衙內卻已沁著些微涼意。
諸葛亮正伏案披閱今歲蔗田與糖寮的冊簿,寬大的素袍袖口沾了點點墨漬。
堂外格樹巨冠投下濃蔭,蟬聲嘶啞,襯得庭中更顯寂靜。
忽聞前庭腳步雜沓,一名屬吏急步趨入,不及整冠便稟:
“使君!洛陽天使至,儀仗已抵府門!”
諸葛亮聞言,筆鋒一頓,一滴墨落在“糖產量”三字上,緩緩泅開。
他抬首,目光越過門廊,望見院中陽光刺目,靜了一息,方道:
“開中門,具香案,迎詔。”
盡管還不知道是喜詔還是惡詔,可諸葛亮內心中隱隱約約就是感到一股激動之情。
這份激動,難以言說。
詔書黃綾,字句雍容。
天使嗓音清亮,穿透嶺南潮濕的空氣。
他先贊交州刺史諸葛亮撫民有道,化僻遠為樂土。
再頌其慧心巧思,授民以甘蔗之植。
白糖之制,興此甘飴之業。
利國益民,功在社稷。
堂下肅立的州府屬官如蔣琬、廖化、劉磐等。
皆微微頷首,面露與有榮焉之色。
諸葛亮垂首恭聽,面容沉靜,如古井無波。
此類褒揚,近年往來公文中已見慣。
直至天使聲調微轉,讀出了那句:
“……著交州刺史諸葛亮,接詔之日起。”
“即刻交代州務,速返洛陽陛見,不得遷延。”
此話一出,諸葛亮猝然抬眼,眸中精光一閃即逝。
方才的從容像是被無形的手驟然抹去。
他視線掠過天使捧著的詔書,落在那華美的紋樣上。
定了定神,方重新斂容,深深一揖:
“臣,諸葛亮,領旨謝恩。”
“陛下萬年!!”
禮畢,天使上前。
臉上端謹的官樣神情褪去,換作親近的笑意,低聲道:
“嘿嘿。”
“諸葛使君,可喜可賀啊!”
“此番回京,必是簡在帝心,前程不可限量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