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故為立威于老將,逞能于孫權之前。”
“不行正道,專務奇巧。”
“傾舉國之力,征發民夫萬千,耗鐵如山。”
“不為鍛造鋒鏑堅甲以實軍備,反去鑄那死笨鐵索,沉于江底!”
“此乃舍本逐末,自毀干城之道也!”
“民力疲于征役,怨聲載于無道。”
“鐵料空于無用,武庫必漸虛。”
“彼自掘根基,敗象已露,我豈能不喜?”
帳中諸將聞言,神色稍霽,然憂慮未去。
臧霸沉吟道:
“征南將軍說得倒也不無道理。”
“可雖然如此,也要準備。”
“鐵索橫江,終究是實打實的障礙。”
“我軍舟師若不能破,一切皆是空談。”
“冬日轉瞬即至,屆時風高浪急。”
“天寒水冷,破陣更難。”
伐吳戰事已經持續很久了。
將士們的厭戰度也逐漸升了上來。
等拖到“冬將軍”的到來,將士們只會更加苦不堪言。
而困擾漢軍最大的問題,還是突破長江防線。
只要過了江,那就是漢軍大顯神威的時候。
到時候張郃、臧霸、高順這一幫將領會告訴吳人,讓他們知道——
什么叫全球第一陸軍!
陳登微微一笑,成竹在胸。
“彼有鎖江計,吾自有破鎖策。”
“此物看似駭人,實則破之易耳!”
遂傳令升帳,發號施令。
不數日,漢軍水寨依陳登之計,趕造出巨筏數十方。
那木筏皆以粗壯巨木捆扎,寬大穩實。
筏上皆縛草為人形,披掛漢軍衣甲。
且皆手持矛杖,遠望之,與真人軍陣無異。
是夜,月暗星稀,江霧彌漫。
數十巨筏被悄無聲息放入江中,順流而下,直漂向南岸吳軍重點設防之處。
吳軍哨塔之上,守卒忽見江心黑影幢幢,似有大批敵軍乘筏夜渡。
甲胄兵刃在微弱水光下偶有反光,聲勢驚人。
守卒大驚失色,不及細辨,誤以為是漢軍來襲。
慌忙敲響警鑼,驚呼:
“漢軍渡江了!”
“漢軍殺過來了!!”
“快過來幫忙吶!!”
沿江吳軍聞警,頓時一陣大亂。
弓弩手倉促放箭,箭矢多半落入水中,或釘在草人身上。
更有甚者,見“敵軍”來勢洶洶,竟膽怯先潰。
就在這片混亂之中,那數十巨筏緩緩漂過,筏底拖掛重重。
將吳軍精心布設于水下的丈余鐵錐,盡數掛提而起,拔離了原位!
暗錐之險,頃刻瓦解。
待吳軍將官察覺有異,穩住陣腳之時。
漢軍巨筏已完成任務,隨波蕩開。
翌日,陳登再命于新造巨筏之上,立起十丈巨炬。
那火炬以干柴、油布捆扎而成。
粗逾十圍,周身浸透麻油。
遇火即燃,烈焰滔天。
漢軍精銳水師乘艨艟斗艦,護衛這些火筏,再度出擊,直逼吳軍鐵索橫攔之處。
吳軍見狀,心知不妙,急放箭阻撓。
然漢軍戰艦護衛嚴密,箭雨難近。
火筏被驅至鐵索之前,兵士以火箭射之。
麻油遇火,轟然爆燃!
剎那間,江面之上火龍翻滾,烈焰沖天。
灼熱之氣逼得兩岸人馬皆退。
那冰冷堅硬的連環鐵索,被這滔天巨火持續焚燒。
不過須臾,便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。
環身赤紅,繼而熔斷!
一段,兩段,三段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