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愿大王善保身體!臣等必盡犬馬之勞,以報大王知遇之恩!”
囑咐既畢,
曹丕令趙儼、曹休、曹真三人暫退,獨留司馬懿一人在室。
內室燭火搖曳,映得曹丕面色忽明忽暗。
“仲達可知孤為何獨留汝一人?”曹丕問。
司馬懿垂首答,“臣不知。”
曹命內侍扶起司馬懿,一手掩淚,一手執其手。
“孤今死矣,有心腹之言相告!”
司馬懿屏息凝神:
“臣謹聽。”
曹丕垂淚泣道:
“劉備將死,李翊已老,吾父輩終其一生未是此二人敵手。”
“吾本欲趁此二賊病老之后,再行北伐大業,奈何將要中道而亡。”
“無法竟先人之功業也。”
“而君尚年輕力壯,有無限可能。”
“吾觀劉禪才不及卿十一,卿才十倍于彼。”
“必能安邦定國,終定大事。”
“若嗣子可輔,則輔之。”
“如其不才,君可自為成都之主。”
司馬懿聽畢,汗流浹背,手足無措,泣拜于地:
“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,盡忠貞之節,繼之以死乎!”
言訖,叩頭流血,額上已現青紫。
曹丕凝視司馬懿良久,見他情真意切,方才示意他起身。
隨后,命內侍喚世子曹叡近前囑托。
“汝須記住孤言:”
“孤亡之后,汝當以父事丞相,不可怠慢。”
曹丕聲音漸弱,命曹叡拜司馬懿。
曹叡依言下拜,司馬懿急忙還禮:
“臣雖肝腦涂地,安能報知遇之恩也!”
曹丕頷首,令司馬懿退下。
待司馬懿身影消失在門外,
內室屏風后忽轉出五十名刀斧手,甲胄鏗鏘,刀光凜冽。
曹叡大驚失色,問道:
“父王!此為何意?”
曹丕勉力抬手,安撫道:
“吾兒勿驚,此非為殺汝。”
他喘息片刻,解釋道:
“……方才孤試司馬懿耳。”
“若其有異心,允自取成都,則刀斧手出,立斃之。”
“今觀其誠,可托付也。”
“然汝須謹記,大權不可旁落,尤不可信蜀人。”
“彼等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,偶有機會,必賣曹氏。”
“汝當時時鞭策,善加利用,方可保江山無虞。”
曹叡泣拜:
“兒臣謹記。”
曹丕頷首,目光漸散。
忽然,
他掙扎起身,望向北方,大叫一聲:
“大業未成,奈何死也!”
聲未絕而氣已斷,手臂頹然落下,雙目仍睜而不視。
內室外,司馬懿立于廊下。
聞室內哭聲驟起,知曹丕已逝。
他仰首望天,見一孤雁南飛,哀鳴不絕于耳。
春寒料峭,風中已帶雨意。
宮鐘長鳴,聲聲震徹成都。
司馬懿整衣斂容,向著內室方向,深深一揖。
“……臣,領旨。”
他輕聲道,目光投向遠方烽火未熄的河山。
……
洛陽城,柳絮紛飛。
卻傳來一則震動天下的消息——魏王曹丕病逝。
劉備聞報,從皇位上霍然起身,仰天大笑:
“蒼天有眼!!”
“曹丕既死,繼位者不過是個乳臭未干的孺子曹叡。”
“看來平定西川只是時間問題,朕無憂矣!”
滿朝文武紛紛賀喜,唯有李翊眉頭微蹙。
這位開國老臣執笏出列,聲音沉穩如鐘:
“陛下,曹丕雖死,然魏賊仍割據益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