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吾等乃朝廷命官,非囚犯也,何故如此相逼?”
軍官冷面答道:
“奉旨行事,大人勿怪。”
“至富春后自然恢復自由。”
江邊,
孫權立于樓船之上,望著忙碌的遷徒場景,面色陰郁。
周胤前來稟報:
“大王,庫府金帛已裝船完畢,百官及其家眷大多已被請上船。”
“唯……尚有數十官員藏匿不出。”
孫權眼中寒光一閃。厲聲道:
“縱火焚其宅,看他們出不出!”
霎時間,
建業城內多處起火,黑煙滾滾。
哭喊聲、斥罵聲、兵甲撞擊聲交織一片。
昔日繁華的都城,頓成人間地獄。
張昭立于船頭,見煙火中的建業城,不禁老淚縱橫。
“昔年霸王項羽寧死不肯過江東,今我東吳卻要棄建業而走,豈非天意乎?”
孫權聞之,怒道:
“張子布何出此不祥之言!”
“昔日勾踐棲于會稽,終能滅吳雪恥。”
“今暫避鋒芒,他日必能卷土重來!”
瘋了。
徹底的瘋了!
每一名官員都感覺眼前的孫仲謀十分地陌生。
這還是他們認識的那個少年英才,年少提領江東的雄主嗎?
到底是什么使他們變成了這個樣子?
對了!
是奸臣呂壹。
是那幾名禍國紅顏!
定是他們蠱惑了大王!
一股無名的怒火,在每個人的心中燃起。
此時,
觀江岸景象,百姓扶老攜幼,追奔哭號。
官員面色惶惶,如赴刑場。
兵士揮鞭驅趕,毫不容情。
這般景象,任誰也不敢信還能卷土重來。
最后一批船只離岸時,忽見一葉小舟追來,舟上一人高呼道:
“臣乃闞澤,愿隨大王同行!”
孫權訝異道:
“德潤何以遲來?”
闞澤撩衣拜道:
“老臣適才整理典籍,不忍先人心血淪落敵手,故來遲耳。”
孫權感其忠義,命人接應上船。
然觀百官,多是畏威而非懷德,不禁又暗自神傷。
船隊浩蕩東行,建業城漸行漸遠,最終消失在水天之際。
孫權獨立船頭,江風拂面,忽憶少年時與周瑜、呂蒙共議天下事。
那時是何等的豪情壯志。
不意今日竟如喪家之犬,挾眾逃亡。
忽聞后船喧嘩,原來是一官員試圖投江,被軍士救起。
孫權默然片刻,傳令道:
“……賜酒壓驚。”
“告知眾人,至富春后,愿去者聽便,孤不強留。”
張昭在旁聞之,微微頷首:
“大王終悟強扭之瓜不甜乎?”
孫權嘆道:
“非悟也,勢不得已耳。”
“但愿天不亡吳,使孤得保江東一隅,延續香火。”
夕陽西下,江流東去。
船隊載著一個王朝最后的希望,向著富春方向緩緩而行。
而此時的建業城,已是煙火寥落。
只待漢軍前來接收這座無主的都城了。
……
陳登率漢軍趕至建業時,只見濃煙蔽日,火光沖天。
昔日繁華都城,今成一片火海。
城墻上吳旗半焚,在煙火中飄搖如垂死之蝶。
“孫權竟縱火焚城!”
陳登駐馬凝望,面色沉痛。
“吾本欲與孫氏和平收場,不意其狠戾至此,看來兩家是不能善了了。”
蔣欽在側問道:
“將軍,大火沖天,如之奈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