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且陳將軍既命我等為內應,豈可輕離?”
呂壹焦躁踱步,急道:
“……娘子有所不知。”
“今不止文武百官視我等如仇寇,便是軍中士卒,亦多懷怨憤。”
“日前有軍士竊語,欲取我等首級獻與漢軍!”
紅衣女聞言冷笑道:
“呂君既已暗投漢室,當知‘忠’字怎寫。”
“豈不聞‘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’?”
“今稍遇艱險,便思退縮,豈大丈夫所為?”
呂壹面紅耳赤,辯解道:
“某非貪生怕死,實為大局計。”
“若我等遭害,豈不斷了與漢軍聯絡之線?”
正當爭論間,帳外傳來內侍聲音:
“大王有請四位娘子。”
四女整裝欲行,紫衣女臨行前對呂壹低語:
“呂君稍安勿躁,且待我等歸來再議。”
至孫權帳中,見吳主獨坐燈下,面色憔悴。
見四女至,孫權嘆道:
“……孤累卿等受苦了。”
“想昔日建業宮中,錦衣玉食,何曾想今日困守荒山?”
綠衣女盈盈拜道:
“大王何出此言?”
“能侍奉大王,縱刀山火海,妾等亦甘之如飴。”
孫權感動執其手:
“滿朝文武,不及卿等女流忠義。”
“若他日重振江東,必不負卿等。”
在四女溫言軟語中,孫權暫忘困境,命取酒來:
“今夕與卿等共醉,暫忘憂愁。”
于是連日飲宴,孫權沉醉溫柔鄉中。
帳中笙歌不絕,酒肉香氣飄出帳外。
與普通士卒的窘困形成鮮明對比。
帳外,
軍士們冒雨巡邏,衣衫盡濕。
一老軍對同伴怨道:
“吾等在雨中挨餓受凍,彼等卻在帳中作樂。”
“江東基業,竟敗于婦人之手!”
年輕軍士低聲問:
“聽聞漢軍待遇優厚,降者不殺,可是真的?”
老軍急忙掩其口:
“慎言!此話若被聽見,性命不保!”
而此時呂壹在自己的營帳中坐立不安。
聽著遠處傳來的絲竹之聲,他喃喃自語:
“孫權已失斗志,困守此地,終有一日會被吳軍所害。”
“我等若不及早脫身,必受牽連……”
忽然帳簾掀動,
呂壹驚起,卻是紫衣女悄然而至。
“呂君還在憂慮?”
紫衣女低聲道,“方才侍宴時,聽聞大王欲移營往更深處躲避。”
“此正是良機。”
呂壹急問,“娘子何意?”
紫衣女微笑:
“山中有一秘徑,可通山外。”
“待移營時,我可借故引領呂君走那條路。”
“屆時呂君可先行,去見陳征南。”
話未說完,忽聞帳外腳步聲近。
紫衣女急忙隱身暗處。
進來的是孫權親衛:
“呂中書,大王召見。”
呂壹心驚膽戰地來到孫權帳中,見吳主醉眼朦朧,四女環繞在側。
孫權舉杯道:
“呂卿,滿朝文武,唯卿不離不棄。”
“來,與孤滿飲此杯!”
呂壹勉強飲下,心中七上八下。
孫權又道:
“孤欲深入山林,避齊軍鋒芒。”
“呂卿可先率一部探查路徑。”
呂壹暗喜,這正是脫身良機。
正要領命,忽見紫衣女微微搖頭,心中頓時明了:
這是孫權試探之計!
于是正色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