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翊退了,對他們來說肯定是惶恐的,因為失去了一座靠山。
眼見劉備暗示了,眾人都抓住這個機會,請求李翊留下。
“……子玉啊。”
蒼老的聲音從殿門傳來。
百官回首,見魯肅倚著門框氣喘吁吁,荀攸則被兩名小黃門攙扶著跟在后面。
左相官袍下露出藥膏繃帶,右相則連進殿都要歇息三次。
魯肅、荀攸雖貴為左相、右相,但他們已經上了年紀。
近兩年又身染沉疴,所以已經是半隱于朝的狀態了。
當然了,若按原有歷史線來。
其實兩人早就已經老死了。
他二人已經比原有時間線,多活了四、五年。
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兩人的工作量沒有原歷史線那么大。
同時,李翊重視醫療業的發展。
他重用張仲景、華佗兩名內外科主治國手,保障人民的身體健康。
加上洛陽的重建是李翊主導的,合理的城市規劃,也進一步保障了人民的生活質量。
重重buff加起來,使得魯肅、荀攸二人得以延壽。
比原時間線上多活了數年。
可饒是如此,也避免不了生老病死。
該來的終究會來。
兩人已經力不從心,劉備特批二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上不上朝。
而兩人同時上朝的情況,近兩年已經非常罕見了。
所以今日二人強撐著病體齊來,顯然是“蓄謀已久”。
盡管對兩人的到來,劉備心里跟明鏡似的,但還是佯作不知問道:
“兩位愛卿病體沉重,今日何故到此?”
兩名老臣須發皆白,猶自強撐病體躬身行禮:
“陛下……老臣聞聽子玉欲歸隱,特來……特來挽留。”
說著竟劇烈咳嗽起來,素絹帕上滲出點點猩紅。
左相魯肅坐在肩輿上被抬進殿門,聲音雖虛弱卻清晰:
“肅得以輔佐圣主,全賴當年李相保舉。”
“如今四海未定,李相豈能獨善其身?”
荀攸亦道:
“……相爺,您常言: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。”
“打江山不易,守江山更難。”
“如今國家初定,您萬不能此時便退。”
見氣氛烘托到這兒,文武百官齊齊向李翊作揖。
“請李相留下!”
“請李相留下!”
“……”
新任首相陳登見此,也來到李翊面前,說道:
“……子玉,你就留下吧。”
“首相之位可不好當,沒有你的支持,愚兄真不知道能不能干得動。”
面對眾人的盛情,
李翊仰天長嘆,目光掠過殿外漫天柳絮:
“諸君皆要老夫做戀棧之馬耶?”
劉備步下丹陛,執起李翊雙手,沉聲說道:
“還記得建安年間,在郯縣,先生出山輔佐朕時,曾言道:
“此身既許社稷,安敢惜殘軀?”
天子眼中似有淚光閃動。
“今蜀地未平,江東人心不寧。”
“先生忍棄天下蒼生乎?”
劉備已經不記得,自己多久沒有喚李翊一聲先生了。
這一聲先生喊出,竟勾起他無數回憶。
殿外驟起狂風,吹得殿角銅鈴亂響。
李翊望向窗外翻滾的烏云。
“臣……”
老首相撩袍跪地,聲音穿透驟起的風雨聲。
“愿為漢室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!”
驚雷炸響,暴雨傾盆而下。
百官齊齊拜伏,山呼萬歲之聲震徹殿宇。
在電光閃爍中,人們看見老相爺斑白的鬢角在風中顫動。
那雙已經有老年斑的手卻穩穩托起了陳登奉還的相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