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幕深處,洛陽城的輪廓若隱若現。
這個帝國正如巨舟行于驚濤,而掌舵的老舟子終究未能舍船而去。
宮墻柳色經雨愈翠,似也知曉明日朝堂之上,還將續寫新的篇章。
……
暮鼓聲中,李翊的青蓋馬車碾過洛陽濕漉漉的青石板。
相府大門早已敞開,管家提著油燈候在階前。
“恭迎相爺回府!”
蒼頭的聲音未落,影壁后已轉出數人。
龐統披著鶴氅倚在太湖石旁,徐庶正俯身觀察廊下新開的墨菊,劉曄與張郃對弈于亭中。
徐晃、張遼則扶著刀柄仰望雨檐,連年輕的姜維都捧著文書侍立廊下。
顯然,眾人一下朝就蹲在相府候著了。
他們大多是李翊的黨羽,亦或者是門生。
李翊一旦退了,他們就失去一座靠山。
今日朝會,云里霧里的。
所以他們才跑來要確定清楚。
李翊解下淋濕的朝服大笑:
“諸君竟比雨燕來得還快!”
龐統搶上前執住李翊衣袖:
“白日朝堂之上,公所謂‘暫留’者,究竟幾分真意?”
龐統上來開門見山。
李翊不著急答話,只是笑著讓眾人進去慢慢聊。
宴設于聽雨軒。
酒過三巡時,劉曄方才擲杯問道:
“某有一惑,相爺留朝將以何職立身?”
“總不能屈居九卿之列吧?”
按原計劃李翊本應該退了,但在劉備與群臣的挽留下,李翊要接著干幾年。
不過首相之位已經讓出去了,要是讓李翊屈居九卿之位。
對他而言無疑是一種屈辱。
滿座霎時寂然,唯聞雨打芭蕉聲。
徐晃手中炙肉跌落銀盤:
“莫非真要學張子房辟谷修道?”
李翊拈須微笑,目光掠過窗外被雨水洗亮的戍樓:
“既蒙諸君厚愛,老夫便再留幾載。”
“然年事已高,當退居次席,不復總攬萬機。”
言外之意,李翊就算留下,也不會長留一線了。
之后打算退居二線。
語畢,舉觴一飲而盡。
席間頓時響起一片松氣之聲。
只要李翊確定留下就好,對眾人都好。
徐庶乃將劉曄適才的疑問再次拋出:
“相爺功蓋寰宇,若居次位,豈非折辱?”
“不知……相爺接下來有何打算。”
李翊目含深意地說道:
“明日早朝,自見分曉。”
“諸君回去各司其職,勿要生事。”
“隴右戰事亦當一并了結。”
聽到這兒,眾人這才頓時醒悟。
看來私下里劉備早就已經與李翊提前溝通好了。
感情白日朝會,又是他君臣二人的二人轉。
把所有人都套路進去了。
看李翊這么有成算的樣子,怕不是早在下江南之前,這些事就都已經提前計劃好了。
不過得了李翊的保證,眾人懸著的一顆心也總算是能夠放下。
宴罷人散。
李治自屏后轉出:
“父親不肯明言,恐明日朝堂又有大更張?”
李翊挑眉:
“何以見得?”
“父親位極人臣卻甘居次席,非改制不足以全尊榮。”
“孩兒揣度,或再設新職,或恢復舊職?”
李翊縱聲大笑,震得梁塵微落:
“吾兒果有進益!且隨伯約一起多歷練,來日方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