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汝自幼飽讀兵書,熟諳戰法。”
“吾累次叮嚀告戒,街亭是吾根本。”
“汝以全家之命,領此重任。”
“若早聽王平之言,豈有此禍?”
“今敗軍折將,失地陷城,皆汝之過也!”
夏侯楙昂然不懼,強辯道:
“……勝敗乃兵家常事。”
“今雖小挫,來日必可雪恥。”
“丞相又何必小題大做?”
司馬懿截斷其言,厲聲道:
“軍法如山!若不明正軍律,何以服眾?”
“汝今犯法,休得怨吾。”
“汝死之后,汝之家小,吾按月給與祿糧,不必掛心。”
夏侯楙聞言色變,高聲道:
“吾乃當朝駙馬,大王姻親!”
“汝安敢斬我?”
司馬懿冷笑一聲:
“軍中無貴賤,唯有軍法!”
“汝既立軍令狀,吾如何不斬?”
話落,即喝令左右:
“推出去,斬首!”
武士應聲上前。
夏侯楙掙扎大呼:
“司馬懿!汝敢殺我,回朝必不得好死!”
“知道我是誰嗎?我是駙馬!駙馬!”
然武士如虎似狼,將其拖出帳外。
不過片刻,獻上頭來,血猶淋漓。
帳中眾將見狀,皆屏息垂首。
司馬懿細觀諸將神色,見不少人面露幸災樂禍之意。
心知這些人正等著看他如何向曹叡交代。
忽而,
司馬懿抱案痛哭,聲震營帳。
眾將愕然,紛紛請問:
“丞相何故如此悲傷?”
“夏侯楙雖是駙馬,但畢竟有違軍令在先。”
“丞相殺之,合情合理,有何悲哉?”
司馬懿拭淚道:
“吾非是哭夏侯楙。”
“街亭之失,罪在吾也!”
“吾用人不明,致損兵折將,連累三軍。”
“更痛者,夏侯將軍在時,與吾相交深厚。”
“今殺其子,吾心何安?”
言畢,泣不成聲。
眾將皆被感動,紛紛勸慰:
“……丞相秉公執法,何罪之有?”
“夏侯楙自取其禍,非丞相之過也!”
司馬孚在側,亦進言道:
“二哥不必過于自責。”
“今當整軍再戰,以雪此恥。”
司馬懿徐徐止泣,正色道:
“諸位既如此說,吾當戴罪立功。”
“即日整軍,誓與諸葛亮決一死戰!”
遂傳令三軍素服,為街亭陣亡將士舉哀。
暗中卻喚司馬孚至密室,低聲道:
“速修表章,具陳街亭失守原委及夏侯楙罪狀。”
“六百里加急送往成都。”
“另備厚禮致清河公主,言吾不得已而執法,心實痛之。”
司馬孚心領神會:
“二哥高明。”
“如此既正軍法,又安皇室。”
“吾早聞清河公主與夏侯楙已經貌合神離,感情不和。”
“今二哥殺之,公主未必怪罪。”
于是,匆匆而去。
司馬懿獨坐帳中,撫案沉思。
斬夏侯楙雖險,卻可立威于軍,又除政敵。
然與諸葛亮之戰,方才開始。
窗外秋風蕭瑟,仿佛已有金戈鐵馬之聲。
……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