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將皆請追擊,諸葛亮卻羽扇輕搖:
“夏侯楙庸才也,留之可為魏國之后患。”
“放其逃生,于我有利。”
遂傳令:“放開西路,任其逃遁。”
背后龐德引精兵五千,佯作追擊。
趕至三十余里,忽見前面鼓角齊鳴,一彪軍馬殺出。
放過夏侯楙,直取龐德。
來將大喝:
“鄧艾在此,誰敢與我一戰!”
龐德見鄧艾軍容整肅,暗贊:
“真良將也!”
兩軍混戰廝殺至一處。
龐德記諸葛亮囑咐,虛戰數合,回軍便走。
鄧艾見狀,驅兵追趕,直趨街亭。
將至街亭,鄧艾忽覺有異,急令止軍。
然話音未落,只聽一聲號響,兩邊伏兵齊出。
左邊張郃,右邊馬岱,抄斷后路。
龐德亦返身殺回,三路合圍,將鄧艾困在垓心。
鄧艾臨危不亂,大呼:
“將士們,隨我突圍!”
話落,率軍左沖右突。
然漢軍圍困如鐵桶,魏兵雖拼死奮戰,終難突破。
戰至黃昏,魏軍已折損大半。
正當危急,忽見一軍從東北殺入,為首大將高呼:
“鄧將軍勿憂,王平來也!”
原來王平敗于龐德后,收攏殘兵,聞街亭有變,急來救援。
鄧艾大喜:
“天助我也!”
二將合兵一處,奮力沖殺。
張郃見魏軍困獸猶斗,恐傷亡過重,稍開圍困。
鄧艾、王平趁勢突圍,往列柳城方向敗退。
行至半途,鄧艾忽道:
“列柳城恐已不保。”
王平驚問其故。
鄧艾嘆道:
“諸葛亮用兵如神,既設伏擊我,必已分兵取城。”
果然,將至列柳城,遙見城頭已易漢幟。
李嚴率軍從城中殺出,大喝:
“城池已破,爾等何不早降!”
鄧艾、王平不敢戀戰,引殘兵繞城而走。
李嚴追擊二十余里,方收兵回城。
夜色蒼茫,鄧艾清點殘兵,不足一千。
遂仰天長嘆:
“街亭既失,隴右戰機失矣!”
王平勸道:
“將軍不必過憂,司馬丞相大軍不日即至。”
鄧艾搖首,嘆氣道:
“諸葛亮得街亭,如虎添翼。恐隴右諸郡,皆難保全。”
遂修書遣使,飛報司馬懿。
鄧艾、王平領著殘兵敗將,狼狽回至祁山大寨。
但見寨中旌旗肅殺,氣氛凝重。
司馬懿先喚王平入帳。
王平伏地請罪,司馬懿面色陰沉,責問道:
“吾令汝同守街亭,汝何不諫之,致使失事?”
王平叩首稟道:
“某再三相勸,要在當道筑土城,安營守把。”
“然駙馬大怒不從,斥某怯戰。”
“某不得已,自引五千軍離山十里下寨。”
“及賊兵驟至,將山四面圍合,某引兵沖殺十余次,皆不能入。”
“次日山上土崩瓦解,降者無數。”
“某孤軍難立,故投鄧將軍求救。”
“半途又被困在山谷之中,奮死殺出。”
“比及歸寨,早被漢兵所占。”
“投列柳城時,路逢李嚴,亦被所破。”
“非某之不諫也。”
“丞相不信,可問各部將校。”
司馬懿細察王平神色,又召數名敗軍將佐問詢,皆證實王平所言非虛。
正沉吟間,忽報夏侯楙到。
夏侯楙昂然入帳,雖敗軍之將,猶帶驕矜之色。
司馬懿見狀,拍案怒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