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雙率死士五百,直沖魏軍后陣。
司馬懿見腹背受敵,又見西域兵雖漸處下風,但仍拼死力戰,不禁嘆道:
“西域兵雖弱,然這般消耗,我軍亦難持久。”
秦宓諫言:
“丞相,漢地本就人多。”
“今又添西域援軍,不如暫退,整軍再戰。”
司馬懿望見遠處“諸葛”大旗漸近,知諸葛亮親率大軍將至,只得長嘆:
“天不助我!”
遂下令鳴金收兵。
魏軍退去,陳倉城外尸橫遍野。
諸葛亮率大軍入城,郝昭、王雙率眾將迎謁。
“末將等守城不力,勞都督親征,罪該萬死!”
郝昭跪地請罪。
諸葛亮急忙扶起:
“二位將軍堅守陳倉,力拒司馬懿,有功無過!”
又對西域諸將道:
“諸君慷慨,遠來助戰,忠義可嘉。”
“亮必奏明天子,厚加賞賜。”
阿羅多王子躬身道:
“大漢天子威加四海,西域諸國得蒙庇護,敢不效死?”
當夜,諸葛亮在帥府設宴犒勞三軍。
席間,特賜郝昭黃金千兩,錦緞百匹。
王雙晉封關內侯,賞賜甚厚。
西域諸將各賜金銀珠寶,允其增加朝貢次數,擴大商隊規模。
隴西的風裹著沙礫拍打著陳倉斑駁的城墻。
話分兩頭,
魏軍大營內,卻說司馬懿敗退撤圍回到軍帳中。
他的指尖劃過羊皮地圖上那道淺淺的渭水,帳外忽然馬蹄聲急。
“報——!”
探馬掀簾而入,甲胄帶風。
“稟都督,齊兵虛實已經探明!”
“諸葛亮麾下……僅兩萬余眾!”
帳中諸將頓時嘩然。
張嶷擊掌大笑:
“天助大魏!齊寇虛張聲勢久矣!”
鄧艾卻捻須沉吟:
“諸葛亮用兵素來詭譎,恐有詐術。”
司馬懿抬手壓下議論,眸中寒星乍現。
他緩步走向帳外,望見遠山處漢軍炊煙稀落。
忽然縱聲長笑,驚起寒鴉一片。
“諸君可知?”
他轉身時袖袍卷起凜冽的風。
“前幾次北伐,本相一直在和諸葛亮周旋,未曾與其正面交手過。”
“只因我知其深通兵法,我我國國弱,不容有失。”
司馬懿倒有實誠,大方承認他不如諸葛亮。
所以之前幾次北伐,他都有意避開和諸葛亮正面交手。
但這一次,
“今孔明自陷死地——”
“此天賜良機也,正當與之一決雌雄!”
昨日被諸葛亮虛張聲勢的西域兵給唬住了,下來一打探才知道。
原來這廝只帶了兩萬人過來,那就好辦了!
當即。司馬懿令修戰書一道,命使者星夜馳往漢軍大營。
帛書上墨跡如刀:
“明日辰時,渭水之陽,敢問貴都督可敢堂堂正正一戰?”
漢軍大帳內,燭火搖紅。
郝昭搶步上前:
“大都督萬不可中計!司馬懿十萬大軍日耗糧草數千石。”
“我等只需固守旬日,其軍自亂!”
王雙捧過地圖急道:
“陳倉地勢險要,彼若強攻必損兵折將。”
“今舍強而附弱,非兵法之道也。”
諸葛亮羽扇輕擺,截住話語。
他取過戰書細看,忽然輕笑出聲。
“仲達知我兵少,卻不知——”
他玉柄麈尾點向沙盤上渭水支流。
“三軍可奪帥,匹夫不可奪志。”
他目視西方漸暗的天幕。
“陛下托我以關中大任,若見敵輒避。”
“豈非令天下義士寒心?”
“若叫漢軍知我不敢應戰,豈非道我畏蜀如虎么?”
“既然司馬懿主動請戰,亮便奉陪到底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