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時,忽有親兵引二人入帳。
左首少年金冠束發,腰佩彎刀,正是鄯善國王子阿羅多。
右首虬髯大漢背負鏈錘,乃是昨日一戰成名的是龜茲名將庫爾班。
二人撫胸行禮,胡服上的明珠在燈下流轉異彩。
“承蒙都督贈我鄯善稻種三千斛!”
阿羅多漢話略帶胡音,“明日愿為前驅!”
庫爾班聲如洪鐘:
“龜茲受漢鹽鐵之惠久矣,某這雙鐵錘當為大都督破陣!”
諸葛亮眼中精光驟亮,即召二人附耳授計。
燭芯爆出朵燈花時,胡將皆面露恍然,撫掌稱妙而去。
次日,
渭水之濱,兩軍對壘。
河聲嗚咽如訴,山色蒼茫似泣。
曠野之上,旌旗蔽空,戈戟森然。
漢軍玄甲映日,魏軍赤旗獵獵。
兩陣相隔三百步,以強弓硬弩射住陣腳。
鼓聲三通,魏軍陣中門旗乍分。
司馬懿金甲紅袍,在張嶷、王平等將簇擁下策馬而出。
但見漢軍陣中緩緩推出一輛四輪車。
諸葛孔明羽扇綸巾,目若朗星。
身后還有關興、張苞兩員小將按劍而立。
他們在去年被自己的父親送到了關中前線來。
無他,就是想讓他們多積累一點軍功。
等將來回朝后,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提拔了。
“諸葛村夫!”
司馬懿聲若洪鐘,“吾奉天子明詔討逆!”
“汝不過南陽耕夫,妄窺天象,強阻王師。”
“若知天命,當歸還關中,免致生靈涂炭!“
孔明輕搖羽扇,笑聲清越:
“今天子在北,汝奉的哪個天子明詔?”
“仲達豈不聞‘漢賊不兩立’?”
“汝祖孫三代世食漢祿,今反助曹氏叛逆。”
“他日史筆如鐵,不知以何面目見先帝于九泉?”
司馬懿面頰微搐,忽揚鞭直指:
“今日休逞口舌之利!可敢與某決一雌雄?”
“若汝勝,某自解兵權。”
“若敗了,吾也不殺你,汝只管回鄉種地去罷!”
“哦?汝欲斗將?斗兵?斗陣?”
孔明羽扇微頓,“任君擇之。”
“先斗陣法!”
司馬懿黃旗招展,魏軍霎時如潮水般涌動。
但見旌旗交錯,士卒循著刁斗之聲疾走,頃刻結成陣勢。
陣中隱有風云之勢,門戶森嚴。
“如何,汝可識得吾之陣法乎?”
“此乃混元一氣陣耳。”
孔明對身旁關興、張苞二小將輕笑道:
“我軍帳前小校皆能布之。”
遂驅車入陣,羽扇輕搖間,漢軍陣勢突變。
八門輪轉,暗合八卦,陣中似有煙云繚繞。
諸葛亮入陣,把羽扇一搖,復出陣前,問曰:
“汝識我陣否?”
司馬懿輕哼道:
“量此八卦陣,如何不識!”
孔明微微一笑:
“識便識了,敢打我陣否?”
司馬懿道:
“既識之,如何不敢打!”
諸葛亮道:
“汝只管打來。”
司馬懿乃回到陣中,謂眾將道:
“諸葛亮八卦陣成,必欲效黃帝擒蚩尤故事。”
隨即喚來戴陵、呂翻、樂綝三將:
“汝等從生門入,休門出,開門破之。”
“切記:陣中幻象皆虛,唯守本心可破虛實。”
于是命三人各引三十精騎。
戴陵居中,呂翻突前,樂綝殿后,從生門打入。
但見陣中黃旗搖動,便向休門殺出。
漢營八卦臺上,孔明羽扇輕搖,見西方塵頭起處,笑道:
“司馬仲達遣人來探陣矣。”
遂令關興執青龍旗指揮八方,馬岱率弓弩手伏于陣眼。
戴陵一馬當先,率鐵騎如利刃切入生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