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敢再來,那時決雌雄未遲。”
又令:“既饒性命,當留戰馬軍器為贄。”
九十個魏卒赤身涂墨,踉蹌出營。
時值北風驟起,墨跡凝霜。
魏軍望之皆如幽冥鬼卒,無不駭然。
司馬懿在轅門見得,手中令箭咔嚓折斷:
“諸葛村夫,安敢如此!”
“此輩辱我太甚矣!”
鄧艾急勸道:
“此諸葛亮激將法也!”
司馬懿已擲盔于地:
“吾當親率三軍破敵!”
他想著,既然斗陣斗不過諸葛亮。
那就比兩軍廝殺吧。
反正我們人多,不想這還打不贏你!
于是,
司馬懿點了五萬魏軍,如黑云壓城一般,直撲漢營。
司馬懿自引百名驍將突前,劍指漢軍中陣:
“今日但憑血勇,不計生死!”
兩軍甫接,忽聞西南角號鼓震天。
但見駝鈴搖動,鄯善國三千騎兵如沙暴卷至。
王子阿羅多頭戴金冠,手持彎刀高呼:
“奉大都督令,特來助戰!”
其軍雖衣甲雜亂,卻奔襲如風。
專削魏軍后陣。
司馬懿急分后軍抵擋,自催前軍強攻漢陣。
正當魏軍首尾難顧之際,北方突然煙塵大作。
龜茲名將庫爾班率兩千鐵騎突入中軍,所持皆是丈八長矛,專刺馬腹。
魏軍重甲騎兵不及回轉,紛紛人仰馬翻。
最奇者,
西域軍馬本不善戰陣,此刻卻暗合八卦玄機。
鄯善騎兵分作八隊,依赤旗指引忽聚忽散。
龜茲長矛手每七人結陣,如沙漠刺猬般滾動前進。
原來孔明早遣人幫之訓練,教以“九宮連環”之法。
司馬懿方知中計,急令退軍。
然三路兵馬如機械咬合。
漢軍正面壓上,西域兩翼包抄。
魏軍被擠在渭水河灣,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。
鄧艾拼命抱住司馬懿,頭盔已被流矢擊落。
忽見八卦陣門洞開,漢軍推出百輛弩車。
孔明在望樓揮動白羽旗,弩車齊發卻非箭矢,而是潑灑火油。
隨后火箭如流星墜地,河灘頓成火海。
魏軍哭嚎震天,多有跳入渭水者。
及至暮色,渭水盡赤。
清點過后,被漢軍直接斬首的魏軍士兵多達萬人。
司馬懿本有舊疾,被諸葛亮打了這樣一場漂亮仗,頓時悶氣填胸,不能上涌。
大喝一聲,猛地吐出一口鮮血。
眾人急忙上前撫之,司馬懿以劍拄地嘆道:
“不意西域蠻兵,竟被調教如臂使指!”
遂下令深溝高壘,再不敢出戰。
一面又命人收攏敗兵回營,回到祁山大寨時,已是滿目瘡痍。
殘兵敗將拖沓而行。
旌旗倒曳,甲胄破損,人人面上皆帶驚惶之色。
司馬懿坐于帳中,面色陰沉如鐵,手指輕叩案幾。
帳內只聞此聲與燭火噼啪作響。
“報——”
“都尉茍安解送糧米至營外,請丞相交割!”
司馬懿眉頭微皺:
“傳。”
不多時,
茍安踉蹌入帳,渾身酒氣,跪拜不整。
司馬懿冷眼相視,問道:“糧草何時啟程?”
茍安支吾道:
“十、十日前……”
“依軍法,糧草延誤三日者,當斬。”
司馬懿聲音陡然轉厲:
“汝延誤十日,尚敢醉醺醺來見本相?”
茍安酒醒大半,叩頭如搗蒜:
“丞相恕罪!路上雨水連綿,道路泥濘……”
“放肆!”
司馬懿拍案而起,“我軍新敗,正需糧草重整旗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