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懿早年間是跟李翊交過手的。
非常清楚比起智謀,李翊最擅長的是玩弄人心。
而諸葛亮顯然學到了他的精髓。
這一出贈送良藥,使得司馬懿心中更是焦灼難耐。
“他知我復仇心切,故以緩制急。”
“知我多疑,故贈良藥。”
“知我驕傲,故示從容……”
“他一系列的舉措,都令我十分不安。”
“在孔明身上,我便仿佛看到了那個人的影子。”
“雖說他早已淡出政壇,可只要他還活在這世上一日,我便焦慮不安。”
“不怕爾等笑話,我每思及其人,心中便惴惴不安。”
又是一陣咳嗽過后,司馬懿繼續說道:
“我這一生,從未遇如此對手。”
“他仿佛能洞悉我每一個念頭,每一步算計。”
“在這般對手面前,我只覺……只覺無能為力……”
司馬師與司馬昭對視一眼,帳中諸將也面面相覷。
他們不知道司馬懿此刻說的是諸葛亮,
還是那個已經退居二線,大手卻依然操縱著天下局勢的政治怪物。
帳中一片沉寂。
諸將皆未想到,平日威嚴冷峻的丞相,內心竟是承受著如此重壓。
忽然,
司馬懿強撐起身:
“取紙筆來!”
侍從急忙奉上。
司馬懿揮毫疾書,寫罷交給司馬昭:
“即刻發往成都,奏請大王增派糧草。”
“再傳令各營:深溝高壘,嚴守不出。”
“諸葛亮欲老我師,我偏要與他比誰更能耗!”
諸將領命而去。
司馬懿獨坐帳中,望著諸葛亮所贈藥包,喃喃自語:
“孔明啊孔明,你以心戰攻我,我便以堅守應之。”
“看最終,是你先耗盡關中糧草,還是我先被這家仇國恨壓垮。
帳外秋風蕭瑟,卷起枯葉無數。
司馬懿的眼中,重新燃起倔強的火焰。
這場智者的對決,已從戰場延伸到心靈的最深處。
而兩位絕世高手都知道,最終的勝負。
或許就在誰先心力交瘁的那一刻。
漢軍大帳內,燈火通明。
諸葛亮正與諸將商議軍機,忽探馬來報:
“司馬懿在渭濱廣筑營壘,開墾田地,作久駐之計。”
姜維憤然道:
“司馬懿此舉,分明是要蠶食關中!”
“若任其經營,恐成心腹之患。”
諸葛亮羽扇輕搖,凝視沙盤良久,乃道:
“傳令:即日起,前軍推進三十里。”
“沿渭水北岸扎營,與魏軍隔河相望。”
帳中頓時嘩然。
魏延率先諫道:
“都督三思!我軍糧草本就供應不便。”
“若再推進戰線,補給愈艱。”
“不若集中兵力,與司馬懿決一死戰!”
關興亦附和:
“文長將軍所言極是。”
“末將愿為先鋒,必破魏營!”
諸葛亮卻搖頭:
“司馬懿深溝高壘,正欲誘我攻堅。”
“若貿然進攻,正中其下懷。”
他指向沙盤,“彼欲比消耗,亮便與之比消耗。”
“傳令:各營皆仿魏軍制,深挖壕溝,廣立箭樓,作長期對峙之勢。”
戰爭永遠是講究以己之長,攻彼之短。
諸葛亮現在的優勢,就是強大的國力作支撐。
所以他肯定是跟司馬懿比消耗,根本沒必要去攻堅。
一是這不符合孫子兵法的避實就虛之道。
二是古代防守方永遠是比進攻方有優勢。
白白增加自己的戰損,對諸葛亮而言得不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