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糧餉無缺,臣當效田單守即墨之志,勵將士固守營壘。”
“俟魏軍有隙,則展韓信出陳倉之謀,率虎狼直搗成都。”
“興復漢室,一統神州,此臣日夜未敢或忘之志也。”
“臨表涕零,不勝迫切待命之至!”
“雍涼大都督,臣諸葛亮謹奏。”
“……宣陳相。”
劉備的聲音略帶沙啞,卻仍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。
不多時,
陳登疾步而入,躬身行禮:
“臣陳登,叩見陛下。”
劉備將奏疏遞與近侍轉交陳登,緩緩道:
“元龍啊,孔明在關中與司馬懿相持,錢糧吃緊。”
“你這首相,可能籌措些糧草支援前線?”
陳登細覽奏疏,面露難色:
“陛下若要,自然是有的。”
“只是去歲河北大蝗,賑災已耗去大量錢糧。”
“今若往關中運糧,路途遙遠,損耗頗巨,恐又是一筆不小開銷……”
劉備突然劇烈咳嗽起來,侍從急忙上前撫背。
稍緩,他抬手止住陳登:
“先甭管開銷大小,你只說有沒有?”
陳登躬身:
“陛下若是要,自然是有的……只是……”
“好了!”
劉備頷首,語氣堅決:
“既然有,那就發過去吧!”
“孔明用兵,從不虛言。”
“既說吃緊,必是急需。”
“臣領旨。”
陳登再拜,卻未立即退下,欲言又止。
劉備似看穿他的心思,嘆道:
“元龍可是覺得朕太過縱容孔明?”
陳登忙道:
“……臣不敢。”
“只是國庫雖有余糧,亦需為長遠計。”
“長遠?”
劉備忽撐起身子,目光如電。
“若無孔明在關中擋住司馬懿,何談長遠!”
“當年朕與子玉、云長、益德創業時,何曾計較過這些?”
言及這幫老兄弟,劉備又是一陣咳嗽。
這次竟咳出些許血絲。
侍從大驚,急忙遞上絹帕。
李翊見狀,急步上前:
“秋風蕭瑟,最易傷人。”
“陛下萬乘之軀,當格外珍重。”
劉備擺手止住內侍遞來的茶湯,強笑道:
“……子玉過慮了。”
“不過是年輕時落下的老毛病,每逢秋深便要發作幾日,不礙事的。”
“呵,不過說來也怪。”
“前幾年倒未曾發作,近兩年,便疼得厲害。”
“也不知是何故。”
話落,輕啜了口茶湯。
湯水從嘴角流出,侍從取出絲帕幫他擦拭。
李翊眉頭緊鎖,見劉備雖披厚裘,指節卻因用力抑制咳嗽而微微發白。
小黃門又為劉備添了一件狐裘,殿內銀炭盆燒得正旺。
卻似仍驅不散天子眉宇間那縷倦意。
待議畢政務,李翊悄然尋至太醫署。
華佗正在搗藥,見李翊來,忙起身相迎。
“元化先生。”
李翊屏退左右,低聲問道:
“陛下近日圣體似乎愈發不適,究竟情形如何?”
華佗長嘆一聲,引李翊至內室:
“相爺既問,佗不敢隱瞞。”
“陛下龍體……外看似無大礙,實則內里虛空。”
“年青時征戰四方,傷痕累累,患有隱疾。”
“因陛下身子強健,遲遲未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