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么說著的時候,不少女生也提著包走了出去。
她的臉色從生氣的慘白變得通紅。奇恥大辱!
自己竟然被一個逃犯給比下去了!?難道自己就不是老師了!?
最后,整個教室就只剩下了一個人——周圍。
這讓她心里還好受了一些,畢竟還是有學生留下的。
她氣喘吁吁地說道:“小周,你是班長,咱們這空氣動力學的課,除了你,其他人全都掛科!”
她原本還想說什么挽回面子,但周圍清亮的聲音卻打斷了她接下來要說的話。
“不必了。”
“老師,你也一起掛了吧。”
“我留在這里,只是想要和你說清楚。”
“對于我們來說,他不是逃犯,而是一個老師。”
“是值得尊敬的人,是真正用心準備給我們上課的人。”
“那個有關風箏的空氣動力學實驗報告,是我們做得最用心的一次。”
“它讓我們真正感覺到空氣動力學不僅僅來自于課本,而是來自于生活,可以從方方面面的角度去觀察、去思考……”
“而不是課堂上的ppt。”
“更不是你能拿來威脅我們的期末成績。”
“的確,你是老師。”
“但如果我們有選擇的權力……”
“我想我們都會選擇顧老師。”
“選擇你口中的……”
“用‘而已’來諷刺的那個逃犯。”
周圍的話字字誅心,重重地錘在了這位空氣動力學講師的心臟上。
周圍清亮的聲音以及她條理清晰的話語,讓這位講師很清楚地意識到,這些學生們和以往自己帶過的學生們有很大的差別。
那是一種獨立思考的精神,是一種人人平等的精神。
周圍在和自己交流的時候,并不像是在面對尊長,而是在和一個同等的人在說話。
而且周圍給出的解釋也很正常很明確:您是老師,但如果可以選擇,我們不會選你。
這幫學生會尊重那個值得尊重的人,而不是因為身份如何。
她看著周圍離開課堂,啞口無言。
這是蘇躍帶來的變化。
她又看了看自己的課件,看著那份已經用了五年的ppt,突然意識到了什么。
又想到回來之后接手的那三十幾份實驗報告……
她明白,自己的確不如。
學生們沒錯,錯的是自己。
自己成了當年自己最討厭的樣子——照本宣科、ppt教學。
羞愧難當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