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水沒過胸口時的壓抑胸悶強烈很多……很多。此刻他覺得自己在生與死之間徘徊。
感覺下一秒就會死去,但這下一秒又像明日復明日般繼續。
他知道自己說了難逃一死,但他寧可被槍斃,也不愿在這種似死還生的折磨中活著。
李文華見他瘋狂擺頭,沒有急著拿走紙,而是問:“愿意說就點頭,不愿意我繼續加。”
英哥點頭如搗蒜,只求快點將自己從恐怖深淵中拉回來。
李文華將紙取下:“說吧,姓名,都干過哪些事。”
一名公安趕緊去拿紙筆記錄。
英哥全名范則英,但他表示不喜歡規則,讓手下都稱他為英哥。
早在戰亂時就干過給小鬼子指路舉報等事,還短暫進過巡捕房干過,也是在那種欺壓百姓吃拿卡要下養成了習慣。
后來覺得不對,連夜帶上錢財跑到四九城。
解放后,登記時捏造身世落了戶。
那時因為戰亂很多人背井離鄉,只要不是在小鬼子那當過差,普通老百姓不會深查。
范則英來四九城后,明面上沒干過什么壞事,登記過后輕松落戶。
可他哪愿意老實找工作干活,一天累死累活賺點吃飯錢,五四年以前還能做生意,他干一樣賠錢,干一樣嫌累。
有天當貨郎挑東西出城時,見到一小孩湊過來,腦子突然閃過一個念頭,賣東西不賺錢,那賣小孩肯定能賺錢吧,畢竟是無本買賣。
之后他多方打聽,弄來一種能致人昏迷的藥,挑貨走街串巷時帶著。
貨郎在賣貨時,手里會有個銅制撥浪鼓,搖起來當啷響,小孩聽到聲音總喜歡跑上前。
他利用這點,人少沒大人在的時候,將小孩迷暈,塞到貨箱
正經生意他不行,歪門邪道他是無師自通,在沒渠道的情況下,愣是找了個買家,轉手賺了大幾十。
有了一單經驗后,他先不急著拐小孩,而是去外地找買家,走到哪拐到哪,隨拐隨賣,一個地方最多干兩單就離開。
之后他怕自己被人記住,開始拉人入伙,花姐就是其中之一。
期間他接觸的了一伙土夫子,起初沒怎么在意,畢竟他不懂那玩意,人家也不可能跟他說賺多少錢,穿著又和農民沒區別,想來日子過的怎么樣。
手里有錢的他沒有委屈自己,吃肉喝酒好不快活。
而且收攏了幾個手下,一次喝酒時,新加入的手下無意中說古董值錢,隨便一件好幾十。
這令范則英來了興趣,詳細詢問。
那手下也不懂,只是聽人說誰誰誰賣了件祖傳的東西,賺了六十多。
范則英上心了,死物總比孩子好運輸存放吧,于是開始打聽。
這一打聽還讓他結識了那位市委副處長,不過當時那人還不是什么市委副處,范則英只當他是個古董愛好者。
范則英把他當成潛在的買家,想著以后自己要是弄來古董,可以賣給他。
在有意結交下,花錢大方的范則英和其很快相熟,才知道他在政府上班,于是起了巴結之心。
而那人在知道范則英認識一伙土夫子,又想做古董生意時,給他推薦了一個人——秦爺。
說是弄到好貨可以賣給秦爺,價格絕對比市面上高。
范則英并不知道秦爺是什么來頭,那人做中間人約了頓飯,確認高價收古董。
他不會鑒別真假,更不懂朝代與價值,在市面上淘買轉賣現實,于是奔到外地找那伙認識的土夫子,想從他們手里收。
正常來說,他這種外行肯定會賠的褲衩不剩,但秦爺卻真的高價收,他不但沒賠,還賺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