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文華第一想法就是這案子不好搞,首先女會計生死不知,不排除攜款潛逃的可能,也有可能是被人謀財害命。
如果是攜款潛逃,如今七天過去,大概率很難再追回了。
如果是謀財害命,又能細分兩種,一種熟人作案,早有預謀。
女會計獨自取錢發工資肯定不是第一次,有熟人起了貪念并且付諸行動不稀奇。
畢竟是廠里那么多員工一個月的工資,據張志勝說,有一萬六千多。
相比熟人作案,被陌生人偶然發現,搶錢殺人又沒目擊者的情況更難查,太隨機了,整片區域甚至全市以及七天前只要在張家口的人都有嫌疑。
這和后世隨機作案一樣,但要更難,因為此時沒有監控,只要避開人就行。
李文華又詳細詢問了遍,具體就是:
七天前,會計李楊早上八點多從機械廠出來,前往銀行取錢,可直到下午,廠領導依舊不見李楊回來。
鑒于李楊一直以來的人品,廠領導并沒有懷疑攜款潛逃,而是安排人去銀行與她家里找,看看是不是因為什么事耽誤了。
結果銀行沒找到,李楊老公也表示妻子中午沒回來過。
這時廠領導才意識到不對,連忙報公安,且安排人到處找。
工人一個月才二三十塊錢,一下涉及到一萬六千多塊錢,局里相當重視。
張志勝帶隊立案偵查,以人找錢,先去了銀行,確定李楊確實取了錢,至于什么時候走的,有沒有其他一起,因為銀行工作人員當時忙,沒注意。
張志勝下意識覺得李楊取到錢后跑了,畢竟是一萬六千巨款,誰不心動。
安排人火車站,汽車站到處打聽詢問,同時也去了李楊家。
想著如果李楊真是帶錢逃跑,肯定收拾了些東西一起帶走,不能只帶著錢和身上穿的衣服。
然而,李楊老公一口咬定家里什么都沒少,張志勝也檢查過,看上去比較好的衣服和一件首飾都在。
單從衣服物品以及李楊老公的話來看,確實不像有預謀的攜款潛逃,
接下來,無論是火車站,還是汽車站,又或者李楊的親戚朋友,都說沒見過。
李楊宛若人間蒸發了一般。
而機械廠的工人還在等著發工資,要知道,很多家庭都是一份工作養一大家子,幾乎沒什么存款,工資突然斷了可是要餓肚子的。
廠里工人急,廠領導急,公安也急。
聽到這,李文華忍不住問:“那現在工資發了沒?”
張志勝回道:“發了,不發廠里可開不了工。”
這時候有些廠資金還是有的,缺的是物資。
不過一下損失一萬六千多,也夠機械廠喝一壺的了。
別看都是國有廠,但不到萬不得已,上頭可不會給你補窟窿。
李文華撓撓頭,實話實說道:“張局,這案子主要在于找到人,但這事我倆人生地不熟好像作用不大。”
他并不知道,其實真算起來,張志勝和他是平級。
下意識以為市局副局長,應該比他大。
不過人家職位確實是副局長,叫張局也沒毛病。
張志勝則微笑回應:“沒關系,試試。”
此時車恰好開到公安局,他把玻璃往座椅一靠,打開門招呼道:“來來來,先吃飯。”
不管行不行,他準備先把人哄上船,萬一呢。
老團長都推薦的人,肯定有一手,眼下已經這樣,再壞還能壞到哪去,死馬當活馬醫,萬一破了呢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