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計謀,并非出她想出來的,而確實是前世司馬雋的經略之策。
他遲早會想出來,只不過孫微先一步告訴他,讓他可以早一步行動。
司馬雋對三吳的經略頗為成功,亦是他為人褒獎的一項功績。
可惜,究竟還是時勢造英雄。
當年,他經營得太遲,未成氣候,亂世已至。如今提早一步,天時地利人和皆比前世更為有利,只希望司馬雋能夠抓住。
“你預備著何時回去?”孫微問。
“在下預備著下午就回京,將王妃的計策告訴世子。”
“回京?”孫微不禁問,“世子回建康了?”
謝霄一怔:“原來王妃不知道?世子是秘密離京的。上個月才離京沒幾日,太后便傳喚世子進宮用膳,幸而太子出面,替世子圓了過去。后來世子覺得還是不能離京太久,于是每隔一陣子便要回京,在太后跟前現身一回,而后再連夜趕回會稽。”
孫微著實不知。
她憂心道,“如此奔波,世子怎能吃得消?”
“在下也覺得。”謝霄嘆息道,“可是世子說如今三吳的慘狀,本就是朝廷失職。孔岐之亂,亦是當年荒廢民生所致。如今他既是知曉了,便不可置身事外。王妃不知,世子在會稽,似乎連睡覺也荒廢了,每到困倦時,便倚在榻上小憩片刻,在下連茶也沒喝完,便又醒了。”
孫微聽罷,心里頭五味雜陳。
司馬雋肩上的擔子一直很重。
她知道這是他的宿命,卻也心疼他有這樣的宿命。
她盼著司馬雋會輕松些。
畢竟他前世沒有將北府收歸朝廷,只能靠著江州的微薄之力苦苦支撐。
如今不同了,北府十萬人,江州五萬,若能加上會稽,他不會獨力難支。
希望他們此前的努力能有回報。
“你先隨阿茹去用膳。”孫微道,“我現在寫一封信,勞你替我交給世子。”
謝霄應下,起身而去。
孫微坐在案前,拿著筆,思考良久才落下:尋陽已然入秋,不知會稽秋意幾許?夜深寒涼時,世子切記添衣。會稽諸事不在一時,焦躁自亂,于事無補。來日方長,妾請世子務必保重。
她寫罷,將信封了,落了印。
謝霄用了膳,便來作辭。孫微將信交給他。
“不知下回再見王妃,又是何時。”謝霄道
孫微含笑道:“只要你我保重,便有再見之時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