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微這下才知曉。鄧廉和阿茹剛剛才回來,正要與司馬雋回話,劉柯就來了。
兩人在南海打聽到了許多事。
方才向劉柯問話之前,司馬雋讓人把他們帶到了屏風后面,讓他們聽聽劉柯的說法。
果不其然,二者說法大相徑庭。
“父親確實與區康矛盾重重,但此事起因,并非父親強占區氏的莊園,而是區氏在南海郡以強買強賣,侵占民田。鄉民苦不堪言,告上刺史府,請父親做主。父親保境安民,何錯之有?我父親為鄉民出頭,與區康反目,這才招致他的忌恨。區康聯合幾個豪族鬧過幾回事,可父親手中有兵,他們終究不是對手。于是他們想到了收買劉柯,讓劉柯對付父親!”
司馬雋道:“你可有證據?須知劉柯乃朝廷命官,若空口污蔑,罪加一等。”
“有!”阿茹大聲道:“我還有證人!”
接著,阿茹提起了冼容。
這冼容,是她父親的舊部冼良之子。
在大庾嶺遇襲那日,阿茹就是見著了冼容,于是與鄧廉一道尾隨這冼容到了番禺。
他們目睹冼容入了一處田莊。打探之下,才知那田莊的主人就是區康。
而冼容,正是在為區康做事。
“鄧司馬想悄悄打探消息,可我耐不住性子,一個人生擒了冼容,將他逼問了一番。”阿茹豪氣道。
鄧廉在一旁撓了撓頭。
孫微笑了笑,道:“他既然愿意替你作證,想來,是友非敵?”
“正是。”阿茹道,“卻是我等誤會了冼容。冼良當年因著我父親的案子牽連,被免了官,郁郁而終。冼容與我一樣不服,這些年來,他一直想方設法查清當年的真相,盼著有朝一日替他父親洗清冤屈。”
這無疑是個好消息。
司馬雋問:“除了你的父親的冤情,他這些年還查到了什么?”
阿茹道,“還有一件要緊事。區康之所以讓祝阿深截世子的道,其實是因為北邊有人給區康送了消息,說世子知曉了父親的冤情,特地到廣州來查。不僅要查,還要將區氏和吳奮一道收拾。因此,區康才起了殺心。”
簡而言之,北邊有人想讓他們有來無回。
孫微很是吃驚。
她看向司馬雋,只見他倒是并沒有什么很意外的神色。
較劉柯而言,孫微自是更相信冼容。
他是殺害寧修的兇手,所以,須得把寧修說成壞人。也是因此,寧修與區康的爭端一事,劉柯對司馬雋撒了謊。
只一步說謊,便要步步圓。
所以當問起區康與司馬雋有何恩怨,為何截道之時,劉柯的說法絲毫經不起推敲。
“妾以為,就連劉柯向世子求救的緣由也未必是真的。并非區康對他失去了耐性,而是他對區康的處處設防失去了耐性,所以想借世子的手除掉區康。”
司馬雋頷首:“我料,這本就是他與區康談下的條件。區康愿尊他為刺史,不找他的麻煩,可區康不想再有一個寧修與他對著干,所以在劉柯身邊安插了自己人。”
說罷,他問阿茹:“那北邊傳話的是何人,你知道么?”
“冼容還打探不到。”阿茹,道,“他說,區康因著寧將軍,對北邊的人很是忌諱,鮮有往來。連走動也說不上,何來信任?可區康卻偏偏對此人的深信不疑,也不知是何方神圣。”
孫微沉吟:“冼容可見過北邊來的信使?他們穿著什么衣裳,或是操什么口音?”
“冼容說不曾見,也有可能是他看漏了。畢竟每日區家人來人往,他不能一一顧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