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微禮了禮,退出門外。
也不知是否錯覺,方才在那燭光中,司馬雋看她的樣子,很是溫和。并且,自己說什么也不反駁,也不揪著庾逸問下去。
興許,那藥效也并非全消了?
——
幾日后,孫微便進宮去拜見太后。
意外的是,她在太后宮里見著了庾氏和桓令仙。
她們正跪在太后面前,動情地抹著眼淚。
太后安慰著,抬眼看到進殿來的孫微。
見禮之后,太后道:“聽聞,庾夫人與繼妃曾見過?”
“稟太后,去年,妾與夫人曾有一面之緣。”孫微答道,說罷,忙上前與庾氏見禮。
庾氏看到她,目光似有些復雜,但仍是親切之態。
桓令仙立在她身后,只低頭用絹帕點著眼角,并不看孫微。
“去年妾隨家人進京給太后賀壽,回程時遇王妃往江州,曾一路同行。”庾氏感慨道,“如今相見,竟是物是人非。”
說罷,她又拭了拭淚。
孫微拉過她的手:“夫人之事,妾亦有耳聞。風云難測,夫人當節哀保重才是。去年見面之時,妾想著,荊州和江州是鄰居,日后該多多走動。不想后來出了許多事,倒使得你我疏遠了,著實遺憾。”
庾氏也拉著她的手,看著她:“且有一事,正要求王妃。”
“何事?”
“聽聞夫君被殺時,王妃也在場。縱使你我疏遠,也請王妃莫忘公道,務必替我夫君做證。”
孫微知道,當時在場的人不少。就算庾逸不說,也瞞不過別人。
她瞥一眼太后。
只見她正喝一口茶,仿佛不打算插手。
“夫人明鑒。”孫微道,“大公子的確是被桓安所殺。只是若論起公道,大公子聽信讒言,設伏截殺妾,以至于庾公子險些喪命。他知道會傷了庾公子,仍下此死手,不知庾夫人可曾為侄兒討過公道?再說,南郡公的死是閭丘顏所致,不知庾夫人又是否為南郡公討過公道?”
庾氏怔住,倒是身后的桓令仙突然走上前來。
“母親說的事父親的死,王妃為何左右言他?父親確實死在了桓安手上,難道不重要么?既然王妃說起祖父的死,王妃……”
“令仙,太后和王妃面前,不得無禮!”庾氏連忙呵斥打斷。
說罷,她轉向太后,拉著桓令仙跪下:“小女沉溺喪父之痛,神智混亂,以致口不擇言,沖撞圣前。還望太后恕罪!”
孫微也忙伏拜。
太后看著她們,神色喜怒不便。
“罷了,都起來。”她不緊不慢道,“繼妃和豫章王世子路經荊州,被你們桓氏禍事所累,幾乎喪命。他們不爽快,自是應當。如今你們進京來,既是為了算賬,便也該將前事都算清楚。繼妃說的是,江州與荊州是鄰居,當以和為貴。我看,從前的恩怨,便不必再提了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