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真是如此,立時便中誘敵之計。
且賊寇順淮水而下,大軍聲勢浩大,卻一根毛也抓不到。
因為只需過了一個渡口,便是江淮軍勢力范圍。
下游是孟讓把控,誰也不敢貿然追進。
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
尤宏達順汝河南下,到了平輿渡口,趁著天黑,讓手下校尉領著一部分郡兵繼續南下汝河。
賊寇被迷惑住了,以為尤宏達中計。
他卻忽然拔營,披星戴月,趁夜色往西直插真陽,入了這膏粱豐腴之地。
當天晚上,真陽東部一處河道碼頭爆發大戰!
李子通手下大將白信從睡夢中驚醒后,立時陷入亂局。
他亡命飛遁,帶著兩道箭傷騎馬奔逃。
與他同來的第四大將,東海高手魯凡松在亂軍中被尤宏達以鋼鞭抽下馬來,成了軍功與威望的一部分。
廝殺聲一直持續到下半夜。
這一晚,真陽城中縣令、縣丞顫巍巍從小妾床上爬起來前去拜見。
結果在軍中,兩位縣署長官望著汝豐倉剩余的米糧,因謀反大罪被摘掉頭顱。
縣中主簿嚇個半死,將所有事情如實交代。
尤宏達安排人接管真陽城,先都率三營人馬返回汝陽。
第三日晌午。
踩著烈日,帶著滿身殺伐之氣回到汝陽城,諸多賊寇頭顱被掛上城頭,城下張貼榜文。
一郡大賊死傷數千,汝豐倉近半糧米被追回,真陽官署勾結反賊被殺!
汝南為之震動。
段太守與一眾門客面色慘變,他們看到尤宏達帶著大軍,直奔太守府。
“段太守,你猜我在真陽城內查到了什么?”
“什么?”
“我發現了幾名楊玄感余黨,他們與真陽官署勾結,其中.還有你們太守府的人。”
段濟面色變了,什么楊玄感余黨,簡直是胡說八道。
卻聽尤宏達道:
“太守的曾祖父是安北司馬、祖父是大行臺,令尊又是北齊太師,你這樣做,讓陛下知道了,一定很痛心。
陛下最聽不得楊玄感這三字,這次征高句麗,一部分原因就是楊玄感的好兄弟斛斯政。
如今真陽縣署勾結反賊確鑿無疑,又被我拿回糧米,段太守還有什么話要說?”
段濟遲疑片刻,深吸一口氣。
帶著一絲認真之色:
“尤將軍,段某頗有廚藝,閑暇之時能治一手好鴨,太守府廚娘們的手藝遠不及吾。”
“本人治鴨,能叫一郡廚夫失色。”
尤宏達微微一驚:“竟有此事?”
段太守擼起袖子:“不敢在將軍面前妄言,將軍能否給段某一個治鴨的機會?”
尤宏達一擺手,身后大軍收起長槍箭矢。
“佩服,段太守果然是才華橫溢,還請掌灶,大顯身手”
……
《太平本紀》:
“大業十年暮秋,時聞汝南太守段濟善治鴨。
大將軍宏達聽之,抓汝水上游肥鴨,欣然前往,太守樂,去羽而治,署中鳥雀聞其味,啾啾饞鳴,駐枝不離。
大將軍初嘗,大喜焉,故不思扶樂之鴨也。
周天師時至弋陽,大將軍聞兮,遣神行者渡淮水,一日至光山,天師嘗鴨而樂,曰美哉。
知太守所治,遂稱“段氏白羽”,后開遍汝南,名動九州,為灶中七望之一。
弋陽俠盧祖尚聞得,凄凄焉,訴于鯤幫副主,吾望尚不及也”
……
鎮寇將軍尤宏達于真陽大滅賊寇數千,追回倉米,名震汝南。
后又派大軍在汝南一地巡走,被震懾的賊寇暫避鋒芒,或順淮水東進,或入汝陰、淮陽一地。
五日后,光山碼頭。
一艘木船停在黃水渡口,正有大量江湖人在此圍觀。
送這艘船的人,不僅有弋陽太守,大俠盧祖尚,固始中書令之女,還有隔壁義陽郡的諸位大人物。
雖然這些人放在九州江湖,掀不起多大浪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