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沈青云等人的目光注視下,方孝文站起身。
他比林中海沉穩得多,手里拿著一個平板電腦,屏幕上是現場勘察的照片和報告。
他走到會議室前方的投影幕布旁,連接好設備,調出第一張照片,李政和家的客廳全景,血跡用白色粉筆畫出范圍,茶幾上的三杯茶水清晰可見。
“沈書記,各位領導,根據我們支隊的初步勘察,現場情況如下:”
方孝文的聲音冷靜而專業,不帶絲毫情緒,緩緩說道:“第一,死亡時間。通過尸溫、尸僵和胃內容物分析,李政和一家三口的死亡時間大致在昨晚十點至十二點之間,李政和的死亡時間最早,其次是他妻子張敏,兒子李小宇的死亡時間最晚,相差不超過一個小時。”
“第二,兇器。現場沒有發現兇器,但根據傷口形態判斷,兇手使用的是類似菜刀的單刃銳器,刃長約十五厘米,寬度五厘米左右。傷口主要集中在頸部和胸部,都是致命傷,說明兇手作案手法殘忍,且可能有一定的暴力傾向或作案經驗。”
“第三,現場環境。門窗完好,沒有撬動或暴力破壞的痕跡;門鎖是普通的防盜鎖,沒有被技術開鎖的痕跡;客廳、臥室的物品基本整齊,沒有明顯的打斗痕跡,這說明兇手是和平進入室內,且李政和一家對兇手沒有防備。”
“第四,其他線索。現場提取到了三枚陌生指紋,分別在茶幾、水杯和門把手處;還提取到了少量不屬于李政和家人的毛發和纖維,已經送去省廳實驗室做dna比對。另外,李政和的手機、筆記本電腦不見了,家里的保險柜是打開的,里面的現金和貴重物品還在,但一些文件不見了,我們懷疑兇手是沖著文件來的,或者想偽造入室搶劫的假象。”
聽到他的話,沈青云微微點頭,卻沒有說什么。
方孝文的說法,跟他在現場看到的情況基本一致,自然沈青云也不會多問。
本身就是刑警出身,沈青云在這方面的理解,要比其他人更多。
為什么很多案子會漏洞百出,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,就是因為總有人喜歡胡亂指揮。
此時此刻,看沈青云沒開口,其他人自然不好多說什么,畢竟這位的級別擺在那里,他是現場官職最高的人,他不說話,是沒有人敢開口的。
方孝文切換到下一張照片,是茶幾上三杯茶水的特寫:“這里有個細節,茶幾上有三杯茶水,一杯喝了約三分之一,另外兩杯是滿的,茶杯上的指紋已經提取,其中一杯的指紋是李政和的,另外兩杯是陌生指紋,應該是兇手留下的。茶水是綠茶,還能檢測出溫熱的余溫,說明兇手進入后,李政和給他們倒了茶,雙方可能有過一段時間的交談。”
沈青云的手指在桌角輕輕敲擊著,眼神專注地看著幕布上的照片,心里的疑惑越來越深。
方孝文的匯報印證了他在現場的判斷,但也讓案件更加撲朔迷離。
等方孝文匯報完,關掉投影,沈青云才緩緩開口,語氣帶著幾分凝重:“各位,剛才林大隊和方支隊的匯報很詳細,但有幾個關鍵問題,我們必須弄清楚。”
他抬起頭,目光掃過全場,每個被他看到的人都下意識地坐直了身體:“第一,兇手為什么能和平進入?方支隊說門窗完好,沒有撬動痕跡,要么是李政和主動開門,要么是兇手有鑰匙。如果是主動開門,說明李政和認識兇手,至少不設防。能讓紀委書記深夜開門接待的人,會是誰?”
“第二,那兩杯沒喝的茶水。兇手是來殺人的,為什么要坐下來喝茶?是為了套話,還是為了拖延時間?或者,兇手不止一個人,有人喝茶,有人在觀察環境?我在現場看了,茶杯的擺放位置很整齊,說明交談時氣氛可能很平靜,李政和當時完全沒意識到危險。”
“第三,丟失的文件和手機。兇手拿走手機和電腦,可能是為了銷毀里面的證據。打開保險柜卻不拿財物,說明不是為了錢。李政和最近在查扶貧項目的違紀問題,會不會是因為查到了某個人的把柄,被對方滅口?”
這三個問題像三顆石子,投進平靜的湖面,瞬間激起千層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