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議室里的人都愣住了,之前他們只關注“誰是兇手”,卻沒人想過這些細節背后的邏輯。
沈青云的話,讓他們突然意識到,這起案件可能不是簡單的仇殺或搶劫,而是有預謀的“滅口”。
葉守政第一個反應過來,他猛地站起身,語氣帶著急切:“沈書記,您的意思是,李政和的死,跟他正在查的扶貧項目有關?我知道那個項目,是青風縣去年的重點扶貧項目,涉及資金兩個多億,之前就有群眾舉報說存在虛報冒領的問題,李政和查了快一個月了,還沒出結果。”
田峰山也連忙補充:“我們在現場看到,李政和的書房里有一堆扶貧項目的文件,散落在桌上,像是被人翻找過。兇手拿走的,可能就是這些文件的關鍵部分!”
趙宏遠的臉色徹底變了,他看著沈青云,語氣帶著擔憂:“沈書記,如果真是這樣,那這案子就不簡單了,可能牽扯到縣里的干部,甚至……更高層面的人。”
看到他們的樣子,沈青云淡淡地說道:“這只是我的一個猜測方向,畢竟李政和同志還在調查縣住建局的貪污腐敗案件,還在調查你們青風縣一個地產開發商的腐敗案件,這都有可能成為他被殺害的原因。”
這是實話。
作為紀委書記,李政和調查的案子不少,每一個都可能成為他的“催命符”,哪怕是沈青云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刑偵,也不敢確定到底是因為什么才給他找來殺身之禍。
所以,謹慎一些總歸沒什么壞處。
想到這里,沈青云拿起桌上的手機,撥通了謝俊文的電話:“俊文同志,現場勘察得怎么樣?重點查一下茶幾上的茶水,看看能不能檢測出其他成分;還有門把手和門窗,仔細檢查有沒有被忽略的痕跡,特別是鑰匙孔,我懷疑兇手可能有鑰匙,或者李政和是主動開門的。”
電話那頭的謝俊文連忙答應:“明白,沈書記,我們正在重新勘察,有結果馬上跟您匯報。”
掛了電話,沈青云看向眾人,語氣堅定:“現在情況很清楚,這起案件不是偶然,而是有預謀的。接下來,我們分三路行動:第一,謝俊文帶領刑偵總隊,重新細致勘察現場,務必找到更多線索,特別是兇手的進入方式和兇器的去向。第二,葉守政同志負責,立刻整理李政和正在查的扶貧項目資料,包括舉報信、調查記錄、涉及的人員名單,馬上報給我。第三,田峰山同志負責,封鎖案發現場周邊,走訪鄰居和小區保安,調取昨晚的監控錄像,排查可疑人員和車輛。”
他頓了頓,目光變得更加銳利:“記住,這起案件事關重大,不僅是一條人命,更是對我們紀檢監察和政法系統的挑釁。我們必須盡快破案,給李政和同志的家人一個交代,給西川的干部群眾一個交代!”
“是。”
眾人紛紛點頭答應著,之前的慌亂和凝重被堅定取代,沈青云的部署清晰而有條理,讓他們看到了破案的希望。
會議室里的空調還在吹著冷風,但此刻沒人覺得冷了。
窗外的天空依舊是陰沉沉的,但每個人的心里,都燃起了一團名為正義的火焰。
沈青云看著眾人忙碌的身影,拿起桌上的搪瓷杯,又喝了一口涼白開。
他知道,這起案件的偵破之路絕不會輕松,但他必須堅持下去,因為這不僅是對李政和一家三口的告慰,更是對西川政法系統公信力的守護。
而且,沈青云總覺得,這件事背后或許還有更多的秘密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