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王尚書說的不錯,讓民間承辦軍工企業確實存在很多弊端,尤其在保密方面很難保證。當初朕力主讓民間參與軍工企業,主要是為了彌補兩大工業集團產能不足的短板。
現如今大型工業集團已經增加到五個,生產設備也經過了改造和升級,產能不再是大問題,那民間資本是不是就完成了使命,該從軍工產業中完全退出去呢?
剛剛王徵已經表明了態度,王家楨、譚不明,你們兩位做為軍工產業的管理者和采購者,也談談這方面的想法吧。”
接下來皇帝對王徵的意見做了更全面的闡述,又簡單說了說民營資本進入軍工產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,最終又把話題拉了回來,還是要聽更多意見。
“譚大人請……”王家楨腦子快嘴也快,微微抱拳,把燙手山芋扔給了譚不明。想先聽聽各方發言之后,再決定自己的態度。
“……從管理的角度上看,總參謀部也認為由民間參與軍工生產有諸多弊端。首先就是位置太分散,在監管環節上存在天然弊端。
全國上百家工廠,相距很遠,為此得派出至少上百名參謀進行巡視。然總參謀部沒有那么多專業人手可用,有時候為了趕進度不得不降低標準敷衍了事。
其次是不好管。有道是人心隔肚皮,除非能隔幾個月就全面普查原料、產品和庫存,否則學生真想不出該如何杜絕此類事件再現。
最后不得不說的就是賄賂。為了能摸清巡查人員的動向,這些奸商花大力氣在京城置辦產業,安排專人在各部之間走動,刻意結交相關官員,隨時打探風聲。
俗話講蒼蠅不叮無縫蛋,可要是能把盯著蛋的蒼蠅趕走些,即便蛋上有點裂縫應該也無大礙。陛下常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,每到節假日家里總是賓客登門,想圣賢真的好難。”
譚不明做為皇帝的學生,自然不會拆臺。可皇帝已經表態說當初的決定有錯,他也就不再顧忌太多了,出言贊同了王徵的意見。
在這次盜賣軍械的案子里,總參謀部也有多名參謀牽扯其中。雖然都不是什么大罪過,可對仕途肯定有很大影響。眼看著屬下遭難,他也難免兔死狐悲。
沒錯,真沒冤枉任何一個人,多多少少都犯了錯。可身處那樣的環境中,每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被一群不懷好意的家伙環伺,誰又能保證永遠不犯錯呢?
此事一出,已經有十多位派駐民營兵工廠的參謀提出了調離申請。他們寧可去條件更艱苦的崗位上工作,也不想趟這池子渾水了,太危險。
如果能把軍工廠全都收歸朝廷所有,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。其關鍵管理和技術人員都是有品級的,享受官員同等待遇,即便是普通工人也都由朝廷供養一直到死。
在這樣的環境里沒人能一手遮天想干嘛干嘛,也就從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吃里扒外的現象發生。雖然成本是高了點,勝在安全省心。
實際上做為軍工企業真沒必要太苛求成本低廉,只要質量和產量過關,到了戰場上不拉跨就是盈利。畢竟很多產品根本就不能正常售賣,也就談不上利潤了。
“兩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,但站在兵部的角度上仔細權衡,由民間承辦軍工產業還是有必要性的。具體理由也是三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