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那是以前!現在醫學證明這種方法有害!"林悅抱起哭鬧的康康,心疼得直掉眼淚,"我要送醫院。"
"醫院就知道打針輸液,對孩子更不好!"婆婆攔在門口,兩人劍拔弩張。
最終林悅強行帶著孩子去了醫院。醫生診斷是幼兒急疹,開了退燒藥,并嚴肅批評了用酒精降溫的危險性。
那一晚,婆媳之間的氣氛降至冰點。婆婆沉默地坐在客廳,林悅則抱著康康在臥室生悶氣。
半夜,康康的燒退了,睡得香甜。林悅輕手輕腳地走到客廳,發現婆婆還坐在那里,眼睛紅紅的。
"媽..."林悅突然心軟了,"對不起,我剛才態度不好。"
婆婆抬起頭,聲音哽咽:"是我老糊涂了...只想著以前的辦法,差點害了康康。"
林悅坐到婆婆身邊,握住她粗糙的手:"您也是為孩子好。我們都是為了康康。"
婆婆的眼淚落下來:"我老了,跟不上你們年輕人的想法了..."
"媽,您不老。"林悅真誠地說,"沒有您,我和志強根本應付不來。您看您把康康帶得多好,比育兒嫂強多了。"
婆婆破涕為笑:"就你會說話。"
這場風波過后,婆媳關系反而更親密了。婆婆開始主動學習現代育兒知識,林悅也學會了尊重老人的經驗。她們找到了平衡點——在科學育兒的前提下,適當采納一些無害的傳統做法。
十年光陰轉瞬即逝。如今康康已經上小學三年級,聰明活潑。婆婆的頭發全白了,但精神矍鑠,每天準時接送孫子,樂此不疲。
林悅已升任支行副行長,事業蒸蒸日上。每逢節假日,她總會給婆婆買些禮物,有時是一件衣服,有時是一雙舒適的鞋子。婆婆則會驕傲地穿出去,逢人便夸兒媳孝順。
周末的家庭聚會上,林悅的妹妹帶著新婚丈夫來訪,悄悄向她請教婆媳相處之道。
林悅看著在廚房忙碌的婆婆,和正在輔導康康作業的丈夫,微笑著說:"記住媽媽的話——有婆婆幫忙帶孩子,自己能安心工作,就是最大的幸福。要學會感恩,學會忍耐,更要學會表達愛。"
婆婆恰好端著一盤水果走過來,聽到這番話,眼眶微微發紅。她放下果盤,輕輕拍了拍林悅的肩膀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窗外,夕陽西下,為這個和諧的家庭鍍上一層溫暖的金色光芒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