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鄉長一時語塞。
張文明繼續道:“當然,要是組織決定一定要調整,我服從。不過調整理由請寫清楚,我好向縣委組織部咨詢咨詢,四十多歲是不是就算老干部了。”
會議結束后,新鄉長主動找到張文明,笑著說:“老張,別往心里去,我就是隨口一提。”
“我知道鄉長是為我好。”張文明也笑了,“不過我身體還行,能再為鄉里奉獻幾年。”
經過這事,再沒人敢隨意拿捏張文明。他在這個崗位上一干又是多年,直到后來被提拔為副鄉長。
如今退休的老張,時常在小區里散步,遇見鄰居都會打招呼,但不再過分熱情,也不過分冷淡。恰到好處的距離感,讓人既尊重又不敢冒犯。
女兒有一次問他:“爸,為什么你對門崗保安那么兇?”
老張搖搖頭:“我不是兇,只是不討好。人與人相處,要有分寸。過度的禮貌不是尊重,是討好。而討好換不來真尊重。”
他望著小區門口的方向,若有所思:“那保安,我不過度禮貌,他反而盡職盡責。因為我讓他明白,我和他是平等的,他不比我低,也不比我高。我尊重他的工作,所以他也要尊重我這個業主。”
夕陽西下,老張的背影被拉得很長。他慢慢踱步在小區里,知道背后有人指指點點——“那就是老張,惹不起的主。”
但他心里明白,所謂“惹不起”,不是兇神惡煞,而是有原則有底線。半生經歷告訴他:在這世上,太過禮貌謙讓,不會讓你贏得尊重,反而會讓人誤判你的底線。有時候,亮出你的棱角,不是要傷害別人,只是為了不讓別人隨意傷害你。
夜深了,老張站在陽臺上,望著遠處城市的燈火。他想起了那個曾經溫文爾雅、知書達理的青年,是如何在一次次謙讓中失去機會,又是如何在一瞬間的爆發中找到自我。
“不卑不亢,有禮有節。”他喃喃自語,仿佛是對過去自己的告別,也是對未來人生的總結。
風吹過,帶來遠處模糊的嘈雜聲。老張微微一笑,關上了陽臺門。
他知道,明天太陽升起時,他依然會挺直腰板,走出家門,面對這個既不需要過分禮貌也不需要刻意強硬的世界。
他只需要做自己,有血有肉,有原則有底線,就夠了。
日子就這樣平淡地過著,直到有一天,小區里來了一群開發商。他們打算拆掉老舊的小區,重新開發高檔住宅。開發商的代表找到老張,希望他能帶頭簽字同意拆遷。老張看著對方遞來的文件,眉頭緊鎖。他仔細詢問了補償方案,發現并不合理。開發商代表見老張猶豫,開始軟磨硬泡,甚至暗示會給他一些額外的好處。老張冷笑一聲,“我不會因為這點小恩小惠就出賣大家的利益。你們要是真心想拆遷,就拿出合理的方案來。”開發商代表臉色一變,威脅道:“老張,別敬酒不吃吃罰酒,你要是不同意,以后有你好受的。”老張毫不畏懼,“我活了大半輩子,什么沒見過。你們要是敢耍手段,我就跟你們耗到底。”說完,老張轉身離開。此后,老張聯合小區里的其他居民,一起抵制不合理的拆遷。在他的帶領下,大家團結一心,開發商的計劃一時難以推進。而老張,依舊挺直腰板,守護著自己和鄰居們的權益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