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秋的午后,陽光透過車窗,在張蕓臉上投下斑駁的光影。她握著方向盤,目光注視著前方熟悉的鄉間小路。每月一次的回娘家,已成為她婚后二十年來雷打不動的習慣。
車子駛進村口,幾棟新建的小洋樓穿插在老舊平房之間,展示著村莊悄然發生的變化。張蕓放緩車速,小心翼翼地避讓著在路上追逐打鬧的孩童。
她娘家就在村東頭,那是一棟略顯陳舊但收拾得干凈利落的二層小樓。院子里那棵柿子樹探出墻頭,枝頭掛滿了橙紅色的果實,像一個個小燈籠在秋風中輕輕搖曳。
停穩車,張蕓從后備箱拿出給母親買的營養品和一件新織的毛衣。推開略顯沉重的鐵門,她習慣性地喊了一聲:“媽,我回來了!”
出乎意料的是,最先迎出來的不是母親,而是她的嫂子李春梅。
“蕓蕓回來啦!”李春梅笑容滿面地小跑過來,伸手就要接張蕓手里的東西,“這么重,我來拿我來拿。”
張蕓微微一怔,下意識地抓緊了袋子:“不用了嫂子,不重的。”
這是怎么了?張蕓心里直犯嘀咕。往常回娘家,嫂子要么借口出門躲開,要么就只是不冷不熱地打個招呼,然后自顧自地忙活去了。今天這般熱情,反倒讓她有些不自在。
“媽在屋里呢,剛睡醒午覺。”李春梅依舊笑著,眼角的魚尾紋擠成了一團,“你快進去坐,我給你倒茶去。”
張蕓點點頭,帶著滿腹疑惑走進堂屋。母親正坐在靠窗的舊藤椅上,見她進來,渾濁的眼睛亮了一下:“蕓蕓來啦。”
“媽,最近身體怎么樣?”張蕓在母親身旁坐下,握住那雙布滿老繭的手。
“老樣子,就是膝蓋疼得厲害,下雨天更難受。”母親輕聲說,然后壓低聲音,“你嫂子今天一大早就開始打掃衛生,還特地去了趟鎮上買菜。”
正說著,李春梅端著一杯熱茶進來:“蕓蕓,嘗嘗這個,你哥昨天剛從縣城帶回來的龍井,好著呢!”
張蕓接過茶杯,注意到這可不是平時待客的普通玻璃杯,而是嫂子家那套只有在重要客人來訪時才舍得拿出的景德鎮瓷杯。
“謝謝嫂子。”張蕓抿了一口茶,清香確實醇厚。
“自家人客氣啥。”李春梅拉過一張凳子坐下,“最近工作忙不忙?小杰學習成績怎么樣?上次聽你說他月考考了全班第五,這孩子真爭氣!”
張蕓更加驚訝了。嫂子居然記得她兒子小杰的月考成績,這在她記憶中是從未有過的。往常她們之間的對話,僅限于最基本的寒暄。
“還、還行吧,就是物理有點跟不上,請了個家教在補課。”張蕓有些結巴地回答。
“現在孩子上學不容易啊,競爭太激烈了。”李春梅感嘆道,然后又關切地問,“那你和建軍呢?他們銀行最近忙不忙?”
就這樣,李春梅熱絡地和張蕓聊了整整一個下午,從孩子教育到夫妻工作,從村里八卦到國家大事,無所不談。張蕓漸漸放松下來,心想或許是嫂子年紀大了,脾氣變好了,懂得珍惜家人之間的感情了。
夕陽西斜,張蕓起身準備告辭。
“等等,蕓蕓!”李春梅突然拉住她,轉身從廚房拿出一個精致的禮品袋,“這是給你的,拿著。”
張蕓接過來一看,袋子里裝滿了飽滿橙紅的柿子,個個圓潤飽滿,一看就是精心挑選過的。